醒来的森林(精)

醒来的森林(精)
作者: (美)约翰·伯勒斯|译者:杨碧琼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5.01
折扣购买: 醒来的森林(精)
ISBN: 9787532768684

作者简介

约翰·伯勒斯 (一八三七一一九二一) 博物学家、散文家,与约翰·缪尔并驾齐驱,两人均为美国环保运动标志性人物。伯勒斯一生著作颇丰,是继梭罗之后美国文学自然散文领域中最重要的实践者。 伯勒斯过世后,旧日居住的“山间石屋”作为国家历史遗址受到保护,并定期开放。每年四月,约翰·伯勒斯纪念协会在伯勒斯生日之际向在自然文学创作中有突出贡献者颁发奖章,同时举行有关伯勒斯生平作品研究的各种学术活动。在美国,有十一所学校为纪念伯勒斯其人而命名。

内容简介

快到湖的尽头时,船轻巧地转身,又悄无声息地 划进那个神秘的环轨。细微的声响一如方才,但依然 没有我们正在等待的猎物迹象。我们就这样回到了出 发地点,和出发时一样两手空空。 耽搁了一个小时,将近午夜时,我们再度出发。 等待非但没让我的警戒心和灵敏性减弱,反倒更为加 强;夜色也愈加浓厚。夜刚过半,天空呈现出这个季 节里午夜时分常有的那种柔和微光,“朗朗疏星”① 温柔地给大地洒下清辉。我们漂进那个幽灵般的阴影 地带,像之前一样缓缓前行。四周静得让人敬畏。头 顶偶尔传来某只飞鸟微弱的叫声,一只蝙蝠飒飒地呼 扇着翅膀疾速掠过,一只猫头鹰在山中呜叫,替周遭 的寂静与孤独诉说衷肠。水边频频传来些响动,惊得 我不由向船尾那个一言不发的身影投去探询的目光。 又到了尽头,我们掉头回转。新奇和兴奋感开始 减退;困倦的天性吵嚷着要上位;小舟荡得缓,射手 在岗位上打起了盹。没过一会儿,有什么东西把我惊 醒了。“来了一头鹿。”向导低声说。枪听见了,迅 速跳进我手里。听,一截树枝断了,紧接着是什么东 西蹬过浅水的声音。它来自湖的另一端,就在我们的 营地前面。我们继续划行,悄然依旧,但速度加快了 。片刻之后,带着新鲜强烈的兴奋感,我看着船儿朝 那个方向缓缓前行。对于一个看见灰松鼠就兴奋、突 遇狐狸就忘了手里有枪的猎手来说,这是极严峻的考 验。我陡然觉得空间有点施展不开,但现在调整船内 位置是绝无可能的。我仿佛不由自主地必须制造点动 静出来。“点灯。”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低语。我紧 张地摸索着火柴,第一根掉了。第二根清脆地蹭过我 的膝盖,断了。第三根着了,但在我慌手慌脚往灯上 凑时,过早地灭了。唉!只要能把蜡烛点着,让我干 什么都成!很快就要靠岸了,船底已经开始有睡莲叶 子轻轻拂过。再试一次,终于成功。烛光随着船体的 轻晃而摇曳,转瞬之间一朵巨大的光团已落在我们前 方的水面上,而船身仍在无尽的黑暗里。 到了此时我紧张情绪已过,完全恢复了镇定,同 时也异乎寻常的警觉敏锐;我已准备好应付任何突发 情况。一丁点声音都听不见。很快,岸边的树木影影 绰绰地开始显形。一切看上去都形似巨鹿;那块大石 作势欲逃,那株卧木的干枝定是鹿角无疑。 可是那两个小亮点是什么呢?读者还需要我来说 明吗?眨眼工夫,一头真正的鹿开始露出头部轮廓, 接着是脖颈和前肩,然后是整个身躯。他就在那没膝 的湖水里,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显然是在低头找睡 莲叶的动作过程中被吸引了,觉得这儿有个新奇的月 亮正在戏耍。我的提词人说:“开枪。”一声巨响。 水里一阵混乱,林中一阵骚动。我说:“他跑了。” “等会儿,”向导说,“我让你瞧瞧。”独木舟迅速 靠岸,我们跳了出来,高举照明灯,就着光四下搜寻 。在那儿,越过原木和灌丛,我再次发现了那两个小 亮点。啊,可怜的东西!没必要再补上一枪了,那是 所有伤害中最不地道的做法,因为他已然倒地奄奄一 息了。我们的胜利到底也不值得夸耀,因为猎得的只 是一头年老的雌鹿,显然在夏天已经为养育幼子大伤 元气。 这种猎鹿的方法非常新颖奇特。鹿显然是受到了 吸引或迷惑,看上去并不害怕,倒像是被某种奇观震 慑住了,或是中了什么符咒。如果让猎物感觉到恐惧 或者想飞快逃走,那猎手就称不上是行家;实验成功 的关键在于行动迅速,必须赶在猎物最初的困惑感消 失之前出手。 站在岸上看当时的场景,我想不出还有什么能更 突兀更惊悚。你一无所见一无所闻,突然间就有一束 光打在身上,死死地盯着你,仿佛来自地府的一只巨 眼。 据向导说,鹿一旦逃过此劫,就绝对不会再次上 当。上岸时他响亮地长哼一声,以此警示所有能听见 的动物都躲闪回避。P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