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7.40
折扣购买: 明朝简史
ISBN: 9787511380715
吴晗(1909-1969),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一个王朝的初建 一、明太祖的建国 吴元年(1367,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朱元 璋的北伐大军已经平定山东,南征军已降方国珍,移军取 福建,水陆两路都势如破竹。一片捷报声使应天的文武臣 僚欢天喜地,估计着自己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各族人民渴 望统一的拥护和支持;估计着元朝政府的无能、腐败,元 朝将军们正在疯狂地进行你死我活的内战,统一全国已经 是算得出日子的事情了。为了适应这新的局面,必须建立 全国性的统治政权,从过去历史实际得出的结论,王只是 局部地区的统治者,全国性的统治者应该称皇帝,以此, 吴王应该改称皇帝,王府臣僚自然应该提高一级做新皇朝 的将相了。 一切都商量好了,准备好了,中书省左丞相宣国公李 善长领头率文武百官奉表请朱元璋做皇帝,十天后,朱元 璋搬进新盖的宫殿,把要做皇帝的意思,祭告于上帝皇祗 说“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 人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 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 定群雄,息民于田野,今地周回二万里广。诸臣下皆日生 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祗 。是用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祗, 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祗来临,天 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这篇祭告文把元朝蒙汉地主阶级联合政权的倾覆和自 己皇朝的建立,都推到上帝身上。前朝的建立和倾覆是天 命,自己做皇帝也是天命。上帝的意旨是不可违背的,秉 承上帝意旨做皇帝的权力自然也是不可违背的,他就凭这 个上帝命令来统治全国人民,叫人明白违背他就是违背上 帝,把神权和世俗政权结合在一起。至于挑的日子,当然 是经过研究的,刘基是当时有名的天文学家,一直到今天 ,民间还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怪异传说。但据朱元璋对刘 基儿子讲的话:“他的天文,别人看不着。他只把秀才的 理来断,到强似他那等(天文家)。鄱阳湖里到处厮杀, 他都有功。”。看来刘基对气象预测是有专长的,在他那 个时代所达到的科学水平,几天以内的气象变化看来是可 以掌握的。刘基预测正月初四是天气好的日子,朱元璋的 祭告文里便有充分信心让上帝来选择他配不配当皇帝,承 天命了。 即位的礼仪也决定了。这一天先告祀天地,即皇帝位 于南郊,丞相率百官和都民耆老拜贺舞蹈,连呼万岁三声 ,礼成。具皇帝卤簿仪仗威仪导从,到太庙追尊四代祖父 母、父母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宗教仪式都做完了, 于是皇帝服衮冕,在奉天殿受百官朝贺,这样就算成为合 法的正统的皇帝了。 这一天的天气当然很好,日朗风和。烈风异景,连一 点影子也没有,上帝批准了。 皇帝办公的正殿名为奉天殿,皇帝诏书的开头规定用 “奉天承运”四字。原来元朝皇帝诏书的开头用“长生天 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文言译作“上天眷命”,朱元 璋以为这口气不够谦卑,改为“奉天承运”,表示他的一 切行动都是“奉天”而行的,他的皇朝是承方兴之“运” 的,谁敢反抗天命?谁又敢于违逆兴运? 洪武元年(1368)正月初四日,朱元璋定有天下之号 日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京师。 奉天殿受贺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 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各文武功臣都加官晋爵,授 予庄田。皇族死的活的全都封王。一霎时闹闹攘攘,欢欢 喜喜,新朝廷上充满了蓬蓬勃勃的新气象,新京师里平添 了几百千家新地主、新贵族,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新 朝代。 皇族和其他文武官僚、地主家族组成新的统治阶级, 代表这一阶级执行统治的机构是朝廷。这朝廷是为朱家皇 朝服务的,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朱家皇朝的建立者 朱元璋,给他的皇朝起的名号是大明。 大明这一朝代称号的决定,事前曾经过长期的考虑。 历史上的朝代称号,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大体上可以 分作四类,第一类用初起的地名,如秦、汉;第二类用所 封的爵邑,如隋、唐;第三类用当地的物产,如辽(镔铁 )、金;第四类用文字的含义,如大真、大元。大明应该 属于第四类。P3-7 \"【明史大家吴晗先生毕生心血精萃】 本书内容选取自《明史简述》《朱元璋传》《明史(未完稿)》《读史札记》等多部经典明史著作,并精选吴晗先生关于明代社会、历史问题的其他史论文章,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角度归纳汇总,结合历史背景、评述得失兴亡,并配插图近四十幅。力图使读者以最小的篇幅,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明代历史。 【政治、经济、军事 三大主线勾勒明朝全景图】 朱元璋的传奇建国史、半明半昧的朝堂政局、神秘血腥的厂卫制度;棉花为何成为帝国的经济命脉、明军队如何一步步从精锐到倾颓,本书从明王朝初建开始,为读者展现了明朝从兴至衰的浩荡历史进程,以全景图的模式剖析明朝兴亡背后的原因,洞见历史深处复杂的人性。 【权威性与通俗性并重,严谨与幽默,为后世史学依凭】 吴晗先生的文笔风趣幽默、分析透彻、线索清晰,大众读者读起来毫不费力。同时,他的评议客观公正,引用史料严谨,后世诸多相关明代的著作,如《明朝那些事儿》等都曾以他的论述作为依据和蓝本。想要了解明史相关内容,就绝对绕不开吴晗先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