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ISBN: 9787514353679
经营人生,贵在心性修行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应当怎样经营?人是否 要为死亡做准备?这是稻盛和夫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常言道,特殊的经历总能给人带来特殊的感悟。稻盛 和夫对于人生的思考在一场大病之后,真正付诸了行 动。 人的心性应该**外在的环境,在不断地使自己 安定下来的基础上审视自己、看清自己。稻盛和夫表 示,人的心性有善恶之分,也许我们做不到**持有 善良之心,但是我们可以让善良之心比邪恶之心*多 地占据自己的心灵,这是心性的修养,是人格的塑造 ,有助于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作出正确的判断。正直、 坦言、不撒谎,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再拿到台 面上说或许就显得幼稚而愚蠢了。但就是这样简单的 道理,能够真正做到的人(特别是企业)却为数不多 。 作为京瓷和KDDI(第二电信电话公司)的创始人 ,稻盛和夫白手起家,把这两家公司推到了世界500 强的位置,也一度获得了“经营之圣”的称号。然而 ,这位在金融界享有无数尊荣的圣者,内心对于佛偈 禅语也是情有独钟。 稻盛和夫对于佛教的信仰源于家庭环境的熏陶。 在稻盛和夫幼年的时候,身为佛教徒的父母便经常带 他前往庙宇礼佛,他也曾接*过和尚的祝福,对佛教 有着朴素的皈依感。创建京瓷的时候,公司内部有一 位名叫西枝一江的员工拿出了自己的财产,包括房屋 和土地,给京瓷作担保,并且还为京瓷筹集了1000万 *元的资金。西枝一江与圆福寺的住持西片担雪法师 交好,所以把稻盛和夫引见给了西片法师。颇有佛缘 的稻盛和夫与西片法师一见如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 友谊。西片法师经常作为倾听者,静听着稻盛和夫对 于生活以及工作的种种烦闷与感触,有时西片法师也 会作为开释者,给稻盛和夫提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建议 。 1997年,稻盛和夫因胃癌住进了医院,时年65岁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经过一番疗养,癌细胞也已经 全部消散。然而,身体上的疾病祛除了,精神上的疑 惑却*益强烈起来,稻盛和夫不禁有些惘然,大半生 的时光已经在金融领域中度过了,如今年过花甲,是 否还要继续这样过下去?怎样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呢 ? 稻盛和夫曾经把人生划分出了多个阶段,并且列 出了每个阶段应该做到的事。以80年为期,在人生的 前20年,我们大部分时间处于学生时代,之所以称作 “学生”,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都在为步人社会 而学习、做准备;从20岁到40岁,我们就要用之前所 学的知识去打造自己的一片天地,然后回报我们所生 活的社会;60岁往后,人生慢慢走向尽头,这便到了 为死亡做准备的时候,而我们在死亡之前,需要进一 步净化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进行心性的修行。 9月,稻盛和夫病愈出院,然而他却没有回到京 瓷继续担任名誉会长,而是辞去了公司的一切职务, 只身来到了东京八幡的圆福寺。这一次,稻盛和夫并 不是来听西片法师开释的,而是要真正皈依佛门,他 要在佛教的智慧之下,探寻人生的答案。就这样,远 离红尘世俗、毅然剃度出家的稻盛和夫获得了“大和 ”的法名,开始了苦行僧的修行之路。 佛祖面前,众生平等。圆福寺没有商人,也没有 圣人,只有因缘聚在一起的普通人。稻盛和夫与众位 僧人同吃同睡,也修习着每天的必修课程——化缘。 已经进入深秋,林间的落叶不时从树间飘落下来 ,稻盛和夫手捧钵盂,望着飘零的落叶,感悟到了生 命的无奈,但也体会到了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苦行 僧的生活开始了,在寒冷的天气里,稻盛和夫身穿破 旧的僧衣,赤脚穿着脱线的*鞋,在村落里挨家挨户 地化缘。 直到傍晚,才拖着微微冻僵的身体穿过那片树林 往回走。然而就在这返程途中,稻盛和夫遇到了一位 普通的老妇人,也正是这位老妇人,使稻盛和夫在心 性修行上豁然开悟——这位老妇人正在清扫飘落的枯 叶,远远看见一位衣衫单薄的僧人走过来,她看出僧 人饥寒交迫,于是放下手中的扫把,向僧入走去。看 到一位老妇人朝自己走来,稻盛和夫停下脚步,朝她 作揖。老妇人从口袋中摸出一枚尚有体温的100*元 硬币,递到了稻盛和夫的手里,然后和善地对他说: “你是出家人吧,天这么冷,想必你也没有化到多少 可以充饥的食物,这些钱你拿去,买一点取暖充饥的 东西吧。” 老妇人的话就像泉水一般流淌进了稻盛和夫的心 里,而手中的硬币在寒冷的空气之中却显得异常温暖 。稻盛和夫感动得无言以对,热泪顿时便浸满了双眼 ,这一刻,他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觉。这应该 就是人生的真谛吧,给予幸福,并且收获幸福。P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