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国际文化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1.64
折扣购买: 朱光潜读书与做人/大师读书与做人
ISBN: 9787512509849
朱光潜(1**7~1986年):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北京大学教授,一生著译共700余万言,被学界誉为“美学老人”和“一代学长”。主要著作有《谈美书简》《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等。*早的一部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以优美的散文笔调讲解深刻的人生道理,深*青年朋友的欢迎。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 朱光潜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
读书并不在多,*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 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 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 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 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必能养成深思熟 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 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 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 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 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 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为获常识起见,目 前一般中学和大学初年级的课程,如果认真学习,也 就很够用。所谓认真学习,熟读讲义课本并不济事, 每科必须精选要籍三五种来仔细玩索一番。常识课程 总共不过十数种,每种选读要籍三五种,总计应读的 书也不过五十部左右。这不能算是过奢的要求。一般 读书人所读过的书大半不止此数,他们不能得实益, 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而阅读时又只潦*滑过。 常识不但是现世界公民所必需,就是专门学者也 不能缺少它。近代科学分野严密,治一科学问者多固 步自封,以专门为藉口,对其他相关学问毫不过问。 这对于分工研究或许是必要,而对于淹通深造却是牺 牲。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 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 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没有一科孤立* 缘的学问。比如政治学须牵涉到历史、经济、法律、 哲学、心理学以至于外交、*事等等,如果一个人对 于这些相关学问未曾问津,入手就要专门习政治学, 愈前进必愈感困难,如老鼠钻牛角,愈钻愈窄,寻不 着出路。其他学问也大抵如此,不能通就不能专,不 能博就不能约。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 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 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它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目前我国一般青年学子动辄喜言专门,以至于许多 专门学者对于极基本的学科毫无常识,这种风气也许 是在国外大学做博士论文的先生们所酿成的。它影响 到我们的大学课程,许多学系所设的科目“专”到不 近情理,在外国大学研究院里也不一定有。这好像逼 吃奶的小孩去嚼肉骨,岂不是误人子弟?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遇到一部有 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 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 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 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 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 ,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 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 朱光潜,我国现当代极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声誉的美学大师,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他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其中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他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一个在学术上诚实的人,他不哗众取*,他不用连自己都不懂的“洋玩意儿”去欺骗、吓唬年轻的中国学生。因此,在开课以后不久,我就爱上了这一门课,每周期盼上课,成为我的乐趣了。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