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文心(散落的城市记忆)

随园文心(散落的城市记忆)
作者: 袁枚
出版社: 南京师大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随园文心(散落的城市记忆)
ISBN: 9787565138362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沭阳、江宁等地知县。父亡后,袁枚乞归养母,在江宁小仓山购置随园,故世称“随园先生”。其论诗主张“性灵”,是乾嘉诗坛性灵派的核心人物。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诗话补遗》《新齐谐》及《续新齐谐》等。集中反映其诗论主张的,便是《随园诗话》。

内容简介

金陵①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②。山自清凉胚 胎③,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 ,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 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日雨花台④,西南日莫愁湖⑤, 北日钟山⑥,东曰冶城⑦,东北日孝陵⑧,日鸡鸣寺⑨。 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 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①,缭垣牖② ,树之萩千章③、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④盛一时。号 日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 其室为酒肆,舆台嚯呶⑤,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⑥,百卉 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日三百金,购 以月俸。茨墙剪阖⑦,易檐改涂⑧。随其高为置江楼;随 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 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宦 窔⑨。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⑩,皆随其丰杀繁瘠①, 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②者,故仍名日随园,同其音,易 其义。 落成叹日: “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 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 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③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日: “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④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 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 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竞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⑤三月记。 随园后记 【导读】 一年的陕西仕宦后,随园现出荒凉颓败之象,袁枚不 得不重修随园。为追求园中“有我”的境界,这次整修由 袁枚亲自规划设计。其间,他尝到了造园的艰辛,也品味 到随性自由的乐趣。借由修园,袁枚表达了自己对官场束 缚的厌倦,表明了自己归隐随园、永诀仕宦的决心. 余居随园三年,捧檄入陕①,岁未周,仍赋归来。所 植花皆萎,瓦斜堕,梅灰②脱于梁,势不能无改作。则率 夫役,芟石留③,观④土脉,增高明⑤之丽。治之有年, 费千金而功不竟。 客或日:“以子之费,易子之居,胡华屋之勿获?而俯 顺荒馀,何耶?”余答之日:“夫物虽佳,不手致者不爱也 ;味虽美,不亲尝者不甘也。子不见高阳池馆⑥、兰亭⑦ 、梓泽⑧乎?苍然古迹,凭吊生悲,觉与吾之精神不相属者 。何也?其中无我故也。公卿富豪未始不召梓人营池囿①, 程巧致功②,千力万气,落成,主人张目受贺而已。问某 树某名,而不知也。何也?其中亦未尝有我故也。惟夫文士 之一水一石,一亭一台,皆得之于好学深思之馀。有得则 谋,不善则改。其莳③如养民,其刈④如除恶,其创建似 开府⑤,其浚渠篑山如区土宇版章⑥。默而识之,神而明 之。惜费,故无妄作;独断,故有定谋。及其成功也,不 特便于己、快于意,而吾度材之功苦⑦,构思之巧拙,皆 于是征⑧焉。今园之功虽未成,园之费虽不赀⑨,然或缺 而待周,或损而待修,固未尝有迫以期之者也。孰若余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