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癌症康复中的心调养/重建癌症患者健康生活系列丛书
ISBN: 9787513232128
董倩,200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肿瘤、血液病学硕士,2006年获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博士,2014年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博士后工作站出站,外派美国设立“国际中医药肿瘤联盟”海外办公室,回国后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治疗与康复工作至今。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体育局全民健康大讲堂特邀嘉宾。 自2000年开始从事老年慢性病及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工作。2009年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林洪生教授,从事癌症康复及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6篇,科普文章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6部。擅长肺癌、乳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甲状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恶性肿瘤的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和滋补调养,以及亚健康人群的健康评估与中医调治,尤擅长恶性肿瘤合并慢性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中医药治疗。 林洪生,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洪生主任从事中医和中西医治疗肿瘤临床与科研近四十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由于她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很好的临床结果,特别是将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机会,海内外求治者甚多。林洪生以她良好的医德和责任心获得了公众认可,她是国家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肿瘤患者的养生康复方面,她提出应用四调一管理(四调,即心理的调和、饮食的调配、体能的调整、药物的调养。一管理,即肿瘤的症状管理)的综合调养方法,使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重新健康生活。在林洪生主任的推动下,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肿瘤的康复调养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的认可。
二、七情致病 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提出了情志致病的观点, 并总结出常见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也就是喜、怒、 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我们每天的生活 中都会伴随着这七种情绪。比如,工作中升职,发了 很多奖金等,我们就会心情愉悦,心花怒放;遭遇不 公平对待,会比较生气,但是经过自己的反思,觉得 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过一段时间情绪就渐渐平息了 ;遇到困难会忧愁,反复思考该如何应对更合适,甚 至会导致难以入睡;亲人、朋友的离世,会让我们情 绪悲伤,难以接受,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消退, 比如过了3个月的居丧期,悲伤的情绪基本会好转; 遭遇危险的情境或事先没有预料的事件,会让我们恐 惧、惊慌。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因为情绪与 生活体验认识相伴而生。研究还发现,对于特定的情 境和事件,情绪处于适度的状态下,对于事件或任务 的完成反而是有利的。比如参加考试,考生保持适度 的紧张程度,有助于临场发挥考出理想成绩,而过度 放松,体会不到丝毫紧张感,反而不利于考好。同样 ,到医院就医,做检查和治疗,特别是做手术,患者 保持适度的紧张(过度紧张对手术不利),可以提高 对手术和治疗的依从性,对手术是有利的。但是长期 过度的或突发的剧烈的精神刺激,如果超过了人体生 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机体阴阳气血失调 ,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进而得病。 七情成为致病因素的条件多由于突然、强烈或长 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个体的调节和耐受功能失调。突 然强烈持久的精神刺激,如暴怒、狂喜、大惊、卒恐 、悲哭、过思、忧郁等会引起情绪急剧波动,这种外 来刺激常常会超过人体承受的生理范围,若机体未能 及时自我调节,就会造成机体气机紊乱,脏腑气血阴 阳失调,导致疾病发生。而且,不同的刺激,产生不 同的情志活动;同一刺激,对不同的人,也能产生不 同的情志活动。比如,同样生活在贾府里的小姐,薛 宝钗乐观、豁达、积极、开朗,林黛玉却整日忧郁烦 闷,哭哭啼啼,长时间这样的情绪状态,对身体的影 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林黛玉后来患了肺痨,中医认为 “忧伤肺”。 其实,不单是负性情绪,如生气、恐惧、忧愁能 够导致疾病,强烈的正向情绪也能使人出问题。比如 ,传说中程咬金就是过度高兴(狂喜)而笑死的,中 医言“过喜伤心”。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因为多年参加科考,屡屡失败 ,只好依赖老丈人胡屠户糊口。当真的中举捷报传来 之时,范进因为狂喜而导致癫证发生。胡屠户见状, 狠狠地给了范进一顿耳光,没想到范进受到这种强烈 惊吓后反而纠正了癫证,恢复了正常神志。 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内脏有着密切 关系。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外界 的各种精神刺激作用于人体,只有在五脏精气充足、 功能协调的状态下,才能做出相应适度的情感反应。 而且五脏各有对应的情志——心“在志为喜”,肺“ 在志为忧”,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肾 “在志为恐”,所以情志过度会损伤五脏,也就是人 们日常说的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虑伤脾、惊 恐伤肾。这也可以解释范进中举故事中的原由,范进 因为中举而狂喜,过喜伤心,导致心神错乱。由于五 行生克关系,“恐胜喜”与“水能制火”是一致的, 故突然的一巴掌造成的惊恐,制约了“过喜”造成的 精神错乱,使其神志恢复了正常,这是一则以情志制 约情志疗疾的生动案例。林黛玉长期处于悲伤忧郁状 态,对肺不利,最终患上了肺痨是悲忧伤肺的结果。 日常人们遇到忧思过虑,如考试前、失恋后会没有胃 口,不想进食,这就是思虑伤脾之体现。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而精 神情志活动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故人的情志活动 与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脏腑气血失调,则会影 响情志活动,而出现异常的情感变化。反之,情志异 常亦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总之,情志活动与内脏 、气血密切相关。 在癌症的发病因素中,情志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素问·举痛论》中提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 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说的是各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气的运 行失调有关,中医将气的运行称为“气机”。气机逆 乱,就会产生各类疾病。元代名医朱震亨在《格致余 论》中提出“忧愁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 积滞,遂成隐核……又名乳岩。”乳岩即现在医学所 说的乳腺癌。古人发现乳腺癌与人的性格和情绪有密 切关系,明代陈石功在《外科正宗》中说:“忧郁伤 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达者,致经络痞 涩,聚结成痰核”,痰核是指产生于身体局部的结节 状物质,如肿大的淋巴结、淋巴瘤在局部形成的病灶 ,还有脂肪瘤或脂肪肉瘤等。痰核的形成是由于中气 不足,脾胃虚弱,而脾是具有化痰功效的,脾虚不能 化痰,即可能形成痰核。“失荣者,或因六欲不遂, 损伤中气,欲火相凝,遂痰失道,停结而成”。是说 人的欲望不能随心意,容易损伤中焦之气,导致痰浊 停滞于身体而形成局部的包块。明代的邵达在《顶部 明医指掌》中说:“(噎膈)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 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而 病已成矣。”噎膈是指现在的食道癌,不良情绪导致 气的郁结,生痰不化,则可能形成食道癌。这些文献 记载说明,古人早就认为七情不舒可以导致肿瘤的发 生。 中医特别强调“情志和畅”的重要性,认为七情 六欲,顺则和畅,逆则坑害。在任何情况下都讲究心 态平和。人处于愤怒、烦恼、恐慌和焦虑不安,或心 里沮丧时容易发生癌症,而心情豁达、舒畅者患癌的 危险性较低。有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研究后发现:癌 症患者中76%曾经受过精神刺激。从而进一步分析后 认为,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 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中重大不幸,是心理致癌的三个 重要因素。所以防止癌症发生,要有良好健康的身体 和精神状态。 P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