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高僧传/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梁高僧传/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作者: 责编:王梦楠//杨灿|译者:赖永海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梁高僧传/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ISBN: 9787506086288

作者简介

赖永海,一九四九年生,福建漳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国佛性论》《佛道诗禅》《佛学与儒学》等。

内容简介

安清,字世高,安息①国王正后之太子也。幼以孝行见称,加又志业聪敏,克意好学,外国典籍及七曜②、五行③、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尝行见群,忽谓伴曰“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众咸奇之,故俊异之声早被西域。 高虽在居家,而奉戒精峻。王薨,便嗣父位。乃深惟苦空,厌离形器,行服既毕,遂让国与叔,出家修道。博晓经藏,尤精阿毗昙④学讽持禅经,备尽其妙。既而游方弘化,遍历诸国,以汉桓之初,始到中夏。才悟机敏,一闻能达。至止未久,即通习华言,于是宣译众经,改梵为汉,出《安般守意》《阴持入经》大小十二门及百六十品。初外国三藏众护,撰述经要为二十七章,高乃剖析护所集七章,译为汉文,即《道地经》也。其先后所出经论,凡三十九部。义理明析,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凡在读者,皆亹亹而不倦焉。 高穷理尽性,自识缘业,多有神迹,世莫能量。初高自称先身已经出家,有一同学多嗔,分卫⑤值施主不称,每辄怼恨。高屡加诃谏,终不悛改。如此二十余年,乃与同学词诀云“我当往广州,毕宿世之对。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恚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既而遂适广州。 值寇贼大乱,行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笑曰“我宿命负卿,故远来相偿,卿之忿怒,故是前世时意也。”遂伸颈受刃,容无惧色。贼遂杀之。观者填陌,莫不骇其奇异。既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太子,即今时世高身也。 高游化中国,宣经事毕。值灵帝之末,关洛扰乱,乃振锡江南,云“我当过庐山,度昔同学。”行达亭湖庙。此庙旧有威灵,商旅祈祷,乃分风上下,各无留滞。尝有乞神竹者,未许辄取,舫即覆没,竹还本处。自是舟人敬惮,莫不慑影。高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乃降祝曰“舫有沙门可便呼上。”客咸惊愕,请高入庙。神告高曰“吾昔外国,与子俱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嗔怒,今为亭庙神,周回千里,并吾所治。以布施故,珍玩甚丰以嗔恚故,堕此神报。今见同学,悲欣可言。寿尽旦夕,而丑形长大,若于此舍命,秽污江湖,当度山西泽中。此身灭后,恐堕地狱。吾有绢千疋,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也。”高曰“故来相度,何不出形?”神曰“形甚丑异,众人必惧。”高曰“但出,众不怪也。”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高即取绢物,辞别而去。舟侣飏帆,蟒复出身登山而望,众人举手,然后乃灭。倏忽之顷便达豫章⑥,即以庙物为造东寺。高去后,神即命过。暮有一少年上船,长跽高前,受其咒愿,忽然不见。高谓船人曰“向之少年,即亭庙神,得离恶形矣。”于是庙神歇矣,无复灵验。后人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蛇村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