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瓦兰人的历史(精)/汉译文库

塞瓦兰人的历史(精)/汉译文库
作者: (法国)德尼·维拉斯|译者:黄建华//姜亚洲
出版社: 京华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0.56
折扣购买: 塞瓦兰人的历史(精)/汉译文库
ISBN: 9787550219496

作者简介

德尼·维拉斯(1630?—1700?) 17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大约在1630年维拉斯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学习法律,成年后变卖家产,游历了整个欧洲。1665年维拉斯来到英国,积极参与英国的政治斗争并于1674年被迫离开英国。1675—1685年,维拉斯在巴黎专心著述,写成了《塞瓦兰人的历史》一、二两章。1686年法国废止《南特赦令》,大批新教徒被迫离开法国,维拉斯又一次背井离乡,从此定居荷兰,并在大约1700年逝世。

内容简介

从童年时代起,旅行便成了我最大的爱好。这种 天性的嗜好与年俱增,我觉得,自己想到别国游览的 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我怀着异常的兴趣阅读各种游 记、各种描述异国风物的书籍以及举凡有关新发现的 报导。我的双亲要我将来当法官,而且没有那么多资 金供我长期旅行,这都成为实现我的愿望的巨大障碍 。然而,我觉得,任何障碍都不可能阻止命里注定的 事情的发生。我刚满十五岁便应征人伍到了意大利。 由于职务在身,我在那里逗留了将近两年,然后才回 国。刚到家乡不久,便又奉命随一支比以前更大的队 伍开赴加泰罗尼亚。我在那里打了三年仗;如果不是 父亲意外身故,要我回去继承遗产,如果不是母亲的 请求——她遭到如此重大的不幸,没有我在身边便不 可能得到安慰——我是不会放弃军职的。这种种因素 使我不得不回到故乡,而母亲的一再敦促又令我放下 刀剑,去换上法官的长袍。于是乎我专攻法律,四五 年间进步不小,竟获得了博士的学衔。我被任命为本 地最高法院的律师,这职位是飞黄腾达必经的一级阶 梯。我被任命以后,致力于练习演说。开始我自己虚 构论题,随后便选择真正的题目进行出色的辩论。我 不遗余力地去做,一切事情都完成得不错,因而博得 少许声名。我乐于从事这样的练习,年轻人喜欢在这 种练习中表现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而不计较报酬。但当 我接触到法院的实际时,我发现它如此棘手、如此枯 燥无味,以致我不久便对此感到十分厌恶。我天性喜 欢舒适和快乐的生活,加之性情豪爽、正直,对于担 任这样的职务并不相宜,因此我十分迫切地想放弃这 个职务。正当我考虑如何摆脱的时候,我母亲去世了 。母亲的身故使我有可能独立自主并支配自己的财产 。况且,我悲伤极了,睹物思人,一切都令我十分难 受。我便不假思索地决定长期离开故乡。我着手料理 自己的事务以便实行这个计划。我卖掉全部财产,只 留一块土地,以便在必要时作隐退之用。我把这块土 地交给一个可靠的朋友,他只要接到我的消息,总会 向我详细报告情况的。 随后,我开始游历,几乎走遍了法兰西王国的所 有省份。我在著名的巴黎城住了下来。我觉得那儿的 生活富于吸引力,我不知不觉地逗留了将近两年,没 有离开过。后来,当我有机会去德国时,我当初的游 历愿望又重新激发起来,我不能再在巴黎住下去了。 于是我游历了整个德国,参观过皇帝的宫殿,也看过 帝国诸侯的宫廷。我从那里到了瑞典和丹麦,以后又 到了荷兰,在那里结束了我的整个欧洲之游。我在荷 兰休息到1655年,便从那儿乘船往东印度去。 我着手这次艰苦的旅行,是为了满足天生的好奇 心,满足一直萦绕我心头的强烈愿望,即要去看一看 听说有许多奇妙事物的一个国度。我的一位朋友的再 三鼓动也是促成我此行的原因。他在巴达维亚置有产 业,也要乘船到那里去。此外,还得坦白承认:希望 从中获得好处,这也促使我作出这一决定。这些因素 对我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我为这次旅行准备就绪 之后,便和我的朋友登上“金龙号”海船,这条船最 近造成,装备全新。这条船的吨位约为六百,配备三 十二尊大炮,共载船员和旅客四百人,还有大量金钱 ,我那位叫万德尼的朋友就占有其中很大一部分。 1655年4月12日,我们从特塞尔起航,乘着凉快 的东风,正如我们希望的那样,船轻快稳当地驶过英 法海峡,一直进入公海。我们由此继续航行,直至加 那利群岛;有时感到风向无定,变化多端,但我们没 有遇到风暴。我们从加那利群岛储备了一些我们可以 找到的而且又是必要的物品,然后就向佛得角群岛前 进。我们远远便看见这些岛屿,而且毫无困难地驶近 它们,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意外事故。诚然,我们见 到好些海怪、飞鱼,也见到新星座以及诸如此类的东 西。然而,这类东西相当平常,书上也作过描述,好 些年前就失去了新鲜的魅力,因而我认为不必去谈它 们了。我不想以无谓的叙述去多占本书的篇幅,那只 会使读者,也会使我不耐烦的。因此,只要说一说我 们平安无事地继续航行,直至南纬三度的地方,其时 正是1655年8月2日,也就可以了。在此之前,大海一 直对我们十分友善,这时才开始让我们感到它变化无 常的威力。下午三时左右,本来是晴和的天空,突然 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接着暴风雨来临:狂风大作, 大雨夹着冰雹倾盆而下。眼看这一风暴降临,水手们 吓得脸色发白,神情颓丧。虽然他们来得及系好船帆 ,结牢大炮,把一切安排就绪,但预料到面临的是可 怕的飓风,他们被风暴的威力吓倒了。大海开始翻腾 起来,风向无定;在不到两个小时之内,罗盘的指针 竟东南西北地乱转一气。我们的船颠簸得非常厉害, 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倾,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沉 :一股风推我们向前,另一股风又将我们向后吹。桅 杆横桁和缆索都被折断、撕碎。暴风雨是如此的凶猛 ,以致大部分船员都感到不适,几乎听不到指挥的声 音,更不用说服从指挥调动了。这时候,旅客们都被 关在底舱里。我和我的朋友躺在主桅旁边,神情极度 沮丧。两人都懊悔不迭:他后悔不该受发财致富的贪 欲驱使,我后悔不该受发疯般的好奇心支配。我们都 很想回到荷兰,我们非常失望的是:既不能重回这个 国家,也看不到任何陆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觉得任何国家都是好的。 这时候,我们的水手并没有去睡大觉,为了使我 们脱险,他们不遗余力地去做一切有助于脱险的事。 他们发挥了全部机智,运用了全部力量,有些人去掌 舵,有些人用水泵排水,哪里需要,他们就赶到哪里 。幸赖上帝的保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力量,使海船 在猛烈的飓风中幸免于难。最后,飓风转变为凌驾一 切的偏风,将我们的船一直吹向南方,其力量之大, 使我们无法改变航向。我们只好屈服于这股风力,任 它吹到哪里便算哪里。经过两昼夜的航行,风向略变 ,将我们吹向东南方。这样持续了三天,而且我们还 是在浓雾中行船,海雾之大,几乎不能分辨出五六步 以外的东西。第六天风势稍减,但仍然刮着西北风, 直至午夜。最后我们忽然感到风平浪静,仿佛我们的 船驶进了池塘或死海似的,令我们惊讶不已。两三个 小时以后,天空放晴,我们开始看到几颗星星,但是 根据这些星星,我们根本无法认清方位。我们总的估 计是:我们处在离巴达维亚不远,离南方大陆至少一 百里约的地方。但是不久我们便发现:我们原先的推 测错了。第七天,照样是风平浪静,我们有了歇息时 间并检查了船上的各个部位。我们发现船上几乎没有 损坏之处,因为这条船造得十分坚固,经受了风浪的 冲击而没有出现使之陷于困境的漏水洞。第八天,吹 起了和风,将我们的船送往东方,我们为此十分高兴 。因为这样一来,不仅使我们接近目的地,而且也解 除了我们因为长时间的风平浪静而产生的忧虑。就在 这一天的入夜时分,天空乌云密布,大雾弥漫,风势 又猛烈起来,我们担心又来一次大风暴。第九天,浓 雾依然,狂风大作,我们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临近 午夜,风向改变,风势更加猛烈,又把我们的船急剧 地吹向东南方。大雾愈来愈浓。午夜时分,风势异常 猛烈,我们的船飞速地前进,突然撞到一块沙滩上, 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船牢牢地搁浅在那里,动 弹不得,仿佛是钉上了钉似的。这时,我们以为一切 都完蛋了。我们随时等待狂风恶浪将我们的船撕成碎 片。人的技巧和机谋既已无济于事,我们便向上帝求 助,求他大发慈悲,满足我们的愿望,保佑我们绝处 逢生。早晨来临了,阳光稍稍驱散浓雾,我们才发现 船搁浅在离岛屿或大陆岸边不远的沙滩上。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