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界的屋脊

去世界的屋脊
作者: 卢一萍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5.20
折扣购买: 去世界的屋脊
ISBN: 9787539963464

作者简介

卢一萍,1972年10月出生,四川省南江人。1990年3月入伍进疆,在帕米尔高原、喀什、***等地工作20余年。毕业于解放*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调成都*区,任成都*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西南*事文学》杂志副主编。1992年开始在《昆仑》《中国作家》《上海文学》等刊物发表小说,作品曾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等刊物选载。出版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夏巴孜归来》《七年前那场赛马》,中篇小说集《生存之一种》《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长篇小说《**王国》,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不灭的书》,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等十余部,有作品被译成英、俄、韩、*及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其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上海文学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内容简介

前往帕米尔高原的班车都要在乌帕尔乡停留。在 尘土飞扬的路边吃饭,那里用红柳枝串成的烤肉格外 香,带着帕米尔高原牧*的味道;即使在羊肉汤里, 也能喝出帕米尔冰雪融水的甘洌;那些油腻腻的白杨 木桌子上总会有啃得过于干净的羊骨头。店主的女儿 羊油一样的肤色,帕米尔雪水擦洗过的眼眸那么黑亮 ,一旦上了高原,都只能化作思念。那个乡街的十字 路口,一直弥漫着烟火气。毛驴车在田野间缓缓而行 ,麻雀在高高的白杨间飞来飞去,鸽哨从天空滑过。 一到春天,梨花开放的时候,塔克拉玛干的沙尘就会 抹去蔚蓝的天空。 这里,就是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故乡。 这一点,当地的乡亲都知道,并以他为豪。但他 祖父位于乌帕尔附近的宫邸早已湮没无影,数百年前 的一切都已化作尘土,养育万千平凡的植物。他只是 一个传说。直到考古学家在一座墓室的屋檐上,发现 了十一世纪的阿拉伯文字和图案,才知道他确实安息 在这里。 至此,麻赫默德·喀什噶里在乌帕尔已默默安睡 了近千年时光。他那双踏遍中亚大地,远行到阿拉伯 半岛的脚早就停止了行走。他躺在故乡盐碱量很重的 干燥泥土下,任凭大地的表面阳光普照或落满积雪。 他躺下之前,用尽平生之力吸进的*后一口故乡的干 燥空气,一直留在肺腑,那是他携带的**行李。 远处就是帕米尔高原,它钢蓝色的山体和圣洁的 雪山是这位伟大行者栖息之地的背景,他走过那条通 往远处的*原、河流、沙漠和纷乱的道路。从那高原 奔流而下的河水从他身边流过——那水流越来越细, 越来越微弱——那河水浇灌了绿洲,自己只剩下了宽 阔的、遍布灰色石头的河*。他少年时期,一定对那 高耸的冰山充满想象,后来,雪山的光芒无数次照耀 过他旅途中的梦境。当他回到这里,他一定无数次登 上这个光秃秃的山冈,遥望那一列白色高墙似的群山 。冬天,看积雪把它们覆盖,夏天,凝视雪山顶上的 水汽化作云岚。 现在,他的麻扎(坟墓)有些清冷,十几棵白杨 略显枯寒,耐旱植物稀稀拉拉。围着圣人墓的众多麻 扎杂乱无序,使这里显得*为荒凉。 麻赫默德·喀什噶里的父亲侯赛因曾任巴儿思罕 的汗,其家族隶属喀喇汗国的王室,这使他得以*到 良好的教育,并随父游历了中亚诸国。他而立之年遭 遇的一场宫廷政变使整个家族几乎被斩尽杀*,只有 他幸免于难。公元1058年,他逃出喀什噶尔,从此背 井离乡,开始了他的“行者”生涯。 苦难唤醒了他的学识,把他引上了一条不朽之路 。这个落难的贵族子弟凭着渊博的知识,为自己的流 浪赋予了尽可能宏大的目标。他开始用足迹去发现真 知。他翻越天山,在西域的河流——伊犁河、楚河、 锡尔河、阿姆河之间的牧场、荒原、戈壁、高山之间 流浪,从事着一项谦逊的工作,那就是收集和考察这 些部落的语言。对于许多部落而言,他们的语言在说 出时就意味着消亡。他要让这些语言永生。他走遍这 广阔的大地之后,随丝绸商人来到了巴格达,在出身 于喀喇汗王族塞尔柱苏丹国王后托尔坎哈敦的帮助下 ,定居下来,潜心写作他的《突厥语大词典》。 在与喀什噶尔有着同样气息的文明古城巴格达, 他听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不朽的涛声,呕心沥 血,倾其才华和学识,在1074年2月10*,用阿拉伯 文完成了《突厥语大词典》这部辉煌巨著。书中汇集 了7500条词条,为了诠释突厥语词的意义,书中还引 用了突厥语文学的片段242节、谚语200言。不仅对研 究**和中亚的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 ,而且为研究突厥语诸部族的历史、地理、物产和民 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被称作“突厥民族的百科全书 ”。 麻赫默德经过多次修改,将书稿献给了哈里发奥 布尔卡西姆·阿布杜拉陛下。他在阿拉伯的阳光里轻 松地舒了一口气,感谢真主的宽容使他写成了此书。 无边的黄沙和翡翠般的绿洲使他如此思念故乡,他遥 望东方,希望在缥缈的白云间望见帕米尔雪山的影子 。 对游子来说,故乡是一种疾患。他迫不及待地踏 上了归乡的长旅。 他走了多久时间才回到故乡,我们不得而知。但 他肯定在帕米尔高原的雪山间跋涉过。可能是过惯了 清静的生活,他在乌帕尔阿孜克村结庐为舍,做了一 名乡村教师。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他来自哪里 、他以前做过什么。那部伟大的著作似乎与他没有任 何关系。 故乡是一种疾患。但这里的一口混杂着尘沙的空 气、一枚白杨树的落叶、一声毛驴难听的嘶鸣就可以 治愈。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