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交流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交流
作者: 肖潇|责编:王志刚
出版社: 中国书籍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2.48
折扣购买: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亚地区汉语言文化传播与交流
ISBN: 97875068900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绪论 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中 国和周边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加 强。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后,全世界对 汉语言文化的需求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人们 渴望了解、学习、运用汉语言文化,参与其中的 人不断增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语言 文化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本课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在国家开放发 展大格局下,总结汉语言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 验,研究汉语言文化传播的新形势,从东北亚地 区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实际出发,旨在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实现汉语言文化传播的软实力和发展 的硬实力,促进汉语言文化传播与区域政治、经 济、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深入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东北亚”的内涵 (一)“东北亚”的初始内涵 “东北亚”一词是日本考古学家乌居龙臧 在对蒙古、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后 ,在1926年撰写的《东北亚洲搜访记》中最早 提出。20世纪60年代,苏联一些考古学家、史 学家使用了该词。我国最早使用“东北亚”一词 则是在1984年,吉林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制的《 东北亚历史与考古信息》中使用了该词,因而最 初“东北亚”一词仅在史学界,主要用于考古研 究。 (二)“东北亚”的地理内涵 “东北亚”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脱胎于“ 东亚”这一地理概念,属于次区域概念,诞生很 晚,是随着该地区的国际影响力上升而独立的。 “东北亚”主要指亚洲的东北部地区,主要包括 俄罗斯的东部地区、蒙古的部分地区、朝鲜半岛 、日本的北部与西北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 。 (三)“东北亚”的综合内涵 “东北亚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而且 更主要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 a东北亚问题近 年来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学界从政治、经济 、文化等多角度研究“东北亚”。广义上,“东 北亚”问题包含俄罗斯、蒙古国、朝鲜、韩国、 日本、美国和我国各国情况;狭义上,“东北亚 ”问题仅指俄罗斯东部、蒙古国、朝鲜、韩国、 日本北部与西北部、我国东北与华北地区的相关 情况。 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东北亚”概念属于 狭义理解,研究所涉及的范畴不局限于地理,而 是与其综合内涵相关。 二、“一带一路”的内涵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