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有个百草园

姥爷有个百草园
作者: 张之路
出版社: 安徽少儿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姥爷有个百草园
ISBN: 9787570716388

作者简介

张之路,作家、剧作家,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国际林格伦奖提名。 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汉字奇兵》,人文故事集《被委屈的汉字》等。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小说《羚羊木雕》、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分别被选入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家木与家梅 有这样一户人家,姥爷章世明是个有名的中医。他有两个外孙,男孩叫华家木,女孩叫华家梅。他们是哥哥和妹妹。今年都上小学六年级。 当别人问华家木:“听说你姥爷是个名人?”华家木就会老实地回答:“是的,他是位著名的中医。” 如果有人问华家梅:“听说你姥爷是个名人?”华家梅就会装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说:“是吗?我怎么不知道?”对方说:“他是有名的中医,给许多人治过病,还救活了不少人的命……”这时候华家梅就会说:“哦——你说这个呀——好像有这么回事,人家还送了不少锦旗。” 最近出了一个词叫“凡尔赛”,就是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可是却在不动声色地夸耀自己。华家梅学凡尔赛学得很到位……有人不知道她姥爷是做什么的。问起华家梅,她就说:“姥爷退休了,开个小铺子解闷儿,没想到来的人还挺多……” 华家梅说的小铺子就是中药铺,姥爷在药铺坐诊,铺子里每天都挤满了看病抓药的人。 一个中药铺开在北京的胡同里,既不是商业区,也不是旅游点,也不在医院附近。可这里每日人来车往,靠的全是姥爷的好口碑…… 华家梅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说一句歌谣,这也是她会说的第一个歌谣: 我是花,我是草,小花真好看,小草也是宝…… 这歌谣里的小草,说的就是能做中药的植物。姥爷在兄妹俩很小的时候就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学中医不但要用功,还要喜爱,只有喜爱才能够体会到中医的真谛。孩子爱学就教一教,不学也不要勉强。 妈妈是医院的护理师,但是她喜爱中医。她几次都想辞去医院的工作,回家跟着姥爷学中医。姥爷告诉她,不要着急,学中医要能沉得住气,而且中医随时随地都可以学起来。 家木和家梅一天天长大,妈妈有时候会热心地教兄妹俩一些中医常识、中药名字和用途。 妈妈经常这样开头:“今天妈妈有时间,给你们说点中医的基本常识——算是入门,将来你们会不会吃这碗饭,全靠自己的选择,好不好?” 家木和家梅都点点头,但表现却不一样。 妈妈说:“望、闻、问、切,这四种方式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途径。中医认为‘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就是说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必然反映在体表。因此可以通过观察病人体表(神、色、形、态),以及舌等,准确推断疾病发展趋势。” 说到这里,家梅打断妈妈问:“妈妈,你就不用讲古时候人怎么说的,就告诉我们现在怎么办吧!” 妈妈举起四根手指头说:“中医给人家看病要用四大诊法,也就是四种方式,第一是望——瞭望的望,望诊就是用你的眼睛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第二就是闻——新闻的闻,闻诊就是耳朵听病人的声音,鼻子嗅气味的变化;第三是问——问候的问,问诊就是询问病人现在以及既往疾病史。” “这次是用嘴问,对吧?”家梅又插嘴。 哥哥家木说:“你别瞎问好不好?” “怎么是瞎问呢,刚才用了眼睛、耳朵和鼻子,都强调了,这次也应该强调一下嘴啊。” 妈妈举起双手压了压现场的气氛,说:“听我接着说,第四个是切,关切的切……”说着话,妈妈把右手的四指搭在左手的手腕上,“切诊,就是号脉,感觉一下病人脉搏的快慢、力量的大小,甚至是位置的前后,按一按病人的皮肤、摸一摸疾病部位。以上四项都完成了,然后综合考虑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并做出正确判断。” 哥哥一直在记笔记,这种学习态度,给了妈妈很大的鼓励和安慰。华家梅不但不记,眼睛里还一点神采都没有。一个人讲课的时候,眼前的孩子不用说话,只要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懂不懂、专注不专注、感不感兴趣……家梅的眼神太让妈妈失望了。 1.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让孩子参与到健康中国建设中去。 2.以讲故事的口吻来普及中医药的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并配以全彩手绘中草药图,让小读者更易于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