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群言
原售价: 27.00
折扣价: 10.60
折扣购买: 神秘岛(全译本)/世界名著百部
ISBN: 9787519302412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1905),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1863年因出版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此后创作了大量以科幻冒险小说为主的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的作品既讲求科学性又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尊为“科幻小说之父”,甚至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在他自传的开篇写道:“儒勒·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章 “我们又往上升了吗?” “不,恰恰相反,我们在下降!” “比那*糟糕,上尉!我们在**!” “老天爷!快点儿把压载的东西扔下去!” “*后一个袋子都倒空了!” “气球上升了吗?” “没有!” “我好像听见了海浪的声音!” “吊篮下面就是大海,离我们不到500英尺!” “扔掉全部压载物……全部扔掉!” 这是1865年3月23*下午四点左右,在太平洋上 空传出的对话。 那一年春分前后从东北方忽然刮来的那场暴风, 让人终生难忘。其间,气压计已经下降到710毫米了 。那是一场从3月18*一直咆哮了26天的飓风,由北 纬35度斜穿过赤道,直到南纬40度,横扫1800海里的 广大地带,给美洲、欧洲与亚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城镇被摧毁,大树被连根拔起,堤岸被滔天巨浪冲毁 。根据后来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知道,有几百 艘船被抛到岸上,令人生畏的龙卷风所到之处,各地 都遭到巨大破坏,而且有的山地被海洋龙卷风夷成平 地;上千人不是被碾死在陆地,就是被淹死在海里。 这正是那次处处肆无忌惮进行破坏的暴风过后留下来 的凄惨景象,其破坏力之大令人震惊,它所带来的灾 情远远超过了18lO年10月25*在哈瓦那和1825年7月 26*在瓜德罗普岛发生的那两场风暴。 然而,正当那么多的灾难在陆地上与海洋上降临 时,同一时间,那片不安宁的高空也上演着让人魂飞 魄散的一幕。 事实上,一只热气球像一只皮球一样被吹到海洋 龙卷风的**,并随着气流的旋涡转动,它以每小时 90海里的速度掠过高空,它自己也在不住地旋转,好 像被气流的大旋涡揪住了一样。 那只气球下面挂了一个吊篮,吊篮在气球底下剧 烈地摆动,里面坐着五名乘客,此时大雾和水汽在海 面上相互掺杂,几乎看不到那个吊篮。 此刻人们或许会问,那只热气球何时成了可怕的 风暴的名副其实的玩具?它是从哪儿来的?不过它肯 定不是在风暴正发生的时候升空的。但是,这场大风 暴已经不问断地刮了5天,并且在18*那**,就已 经有迹象表明飓风会来了。所以毋庸置疑,这只气球 来自十分遥远的地方,因为暴风在24小时以内*少会 带它前进200海里。 因为没有了方位标,吊篮内的五位乘客无论如何 都无法估计出自己从升空算起已经飞了多远。但蹊跷 的是,尽管他们置身于疯狂的暴风当中,然而自己却 安然无恙。他们跟着风一起飘动,在风中转着圈儿, 但他们自己却丝毫都没有感觉到自己在转动,也没有 感觉到他们已经被风吹着离开了水平面。 浓雾也使他们无法看清底下的景象。乌云围着他 们,密密的乌云让他们连白天还是黑夜都分不清。他 们飘浮在高空中,四周全是黑漆漆的一片,既看不见 从地面反射上来的光,也听不到从地面传来的声音, 就连海洋汹涌的涛声都丝毫传不进他们的耳中。在气 球快速下降时,他们才会明白暴风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不过,在把像**和**,甚至食物等压载物丢掉 之后,气球的重量减轻了,又重新升到大气高层,升 到4500英尺高的地方。当吊篮中的乘客看到下面都是 无边无际的大海之后,感到与大海相比还是上边*安 全些。所以,他们就果断地将甚至是*有用的物品都 丢出去,但同时他们也极力想使气球中的氢气不泄漏 分毫,因为要是没有了这些氢气,他们就无法继续飘 浮在深渊上空。 就这样,在紧张和焦虑中度过了**。换个胆小 的人,也许早已吓得魂飞魄散了。又一个白昼来临了 ,暴风也慢慢地减弱了。自3月24*那天早上开始, 暴风便有了减弱的征兆。黎明时分,已经有片片浮云 升向高空。几个小时之后,暴风渐渐地减弱成了“疾 风”,这也是说,大气流动的速度已比先前慢了一半 。尽管此刻依旧是水手们所说的那类“紧帆风”,不 过龙卷风已经大大地减弱了。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天空下层的空间已变得比较 明朗了。大气中已经没有这种疯狂的大气现象,甚至 能察觉到雷雨过后那种湿润气息了。暴风好像刮累了 。用不了多久,这里也会像印度洋上的台风过后一样 ,随后就是暴雷闪电吗? 不过就在这时,人们又一次看到,气球在徐徐地 飘移着向下层空间降落。无疑它是在缓慢地漏气,并 且气囊渐渐变长,而且从圆形变为椭圆形。快到中午 的时候,气球距离海面只有2000英尺了。多亏气囊有 着5万立方英尺的容量,所以它才能长久地飘浮在空 中,尽管它原可以升得*高或者平行移动。 乘客觉察到目前的危险,*后将那些会添加吊篮 重量的物品统统丢掉了,这包括先前留下的一些吃的 东西,其他所有东西,就连他们口袋里装着的小刀都 扔了,并且他们之中有个人还爬上系有网索的圆框, 竭尽全力把吊篮系得*牢固一些。 不过,所有这些措施再也无法让气球在空中保持 悬浮了,于他们而言,氢气已然不够!他们已经置身 于*望的境地之中。 确实,在他们的视线下方不仅没有一块陆地,就 连一座岛屿也没有,甚至连一个能抛锚把自己固定住 的硬一点儿的地方都没有。无论他们做出何种努力, 都无法阻止气球下降,而且是用一种快得无法再快的 速度随风飘动着,在气球吊篮中这些倒霉的人,他们 所处的境地实在是糟糕至极!这样,到了午后的时候 ,吊篮所悬浮的地方距离大海已经不到600英尺了。 由于氢气是从飞行器气囊的一道很大的裂缝向外泄漏 的,所以想控制它向外跑的确不可能。乘客们将吊篮 中的物品全部丢掉以后,负重减轻了一点儿,所以他 们在空中悬浮的时间得以延长了几个小时。但是,这 也仅是苟延残喘罢了,如果在暮色降临以前看不到一 块陆地,他们无疑会葬身大海。 这时他们把能做的事全做了。气球里的乘客很明 显都不是胆小的人,知道应当怎样正视死亡的威胁。 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他们决定抗争到底,决定竭尽全 力延长他们降落的时间。吊篮不过是用柳条编成的, 不适宜在水里漂浮,所以,如果它掉进海里,无疑会 立刻沉底。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