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杭州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1.70
折扣购买: 西湖地名(西湖全书)
ISBN: 7806337792
西子湖,是西湖的雅称,源自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宜”之句。 苏堤,也名苏公堤,北宋元佑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 时而筑,后人为纪念苏轼功绩而名之。苏堤六桥,俗称外六桥。由南而北, 分别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束浦桥(即今东浦桥)、跨虹桥。 苏堤景点:柏堂、竹阁、四照阁、巢居阁。 此外,还有林处士庐、六一泉(在孤山)、泌雪泉、参寥泉(先在孤山后 迁北山)、寒泉(与水仙庙相对)、石屏风、巾子峰(又名狮子峰,在宝石山麓 )、介亭(凤凰山下)、大小麦岭(西湖西南,三台山北)、丰乐楼(亦称众乐亭 、耸翠楼)、圆照井(净慈寺内)、莲花洞(净慈寺后)、佛手岩、落石岩、象 鼻岩、联峰(均在烟霞洞)、风篁岭(在龙井)、灵化洞(在郊台天真院)、浮山 (古称浮屿、包山,原在江中)、登云洞(在郊台天真院)等。 高宗建炎三年(1129),宋室南渡,升杭州为临安府。南宋绍兴八年 (1138)正式定都杭州,从此杭州成为一朝帝都,历时一百三十余年。 南宋定都杭州后,大兴土木,修建皇宫,扩建城池,商贸繁荣,人丁兴 旺,使杭州一跃成为南宋第一州,世界第一大都会,“最美丽华贵的天城” ,城内及西湖地名猛增,至今杭城许多街巷名称,都源自这一时期。南宋时 ,每年对西湖进行浚治,沿湖建造大量亭台楼阁、寺庙精舍。西湖绿水黛山 之间,形成“一色楼台三十里”的景观,御园、王府、大小园囿不计其数, 西湖成为名副其实的“游观胜地”。南宋时,记载杭州的史料和西湖地名的 史籍比较多。以下所录的地名中,有的可能是前朝已出现,但南宋前地方史 籍较少,这些地名始于什么年代很难分清,具体位置有的也不详实,有待今 后进一步考证。 南宋首创西湖十景,名为:苏堤春晓、两峰插云、柳浪闻莺、花港观鱼 、曲院荷风、平湖秋月、南屏晚钟、三潭印月、雷峰落照、断桥残雪。 西湖周边的山岭名主要有:玉岑山(西湖西南缘,青龙山北面)、延寿山 、龙华山、灵石山(茅家埠西南,又名积庆山、灵石坞)、金钟峰、宝稷山( 巨石山下)、西观音山(钱塘门外)、七宝山(三茅观之址)、峨嵋山(吴山)、 石佛山(胥山坡下)、瑞石山(又名紫阳山,吴山南)、金地山(城隍庙南)、宝 莲山(吴山之北)、宝月山(胥山西坡)、草场山(峨嵋山侧)、宝山(在吴山, 西接浅山)、清平山(又名青平山,吴山南)、竹园山(吴山北)、狗儿山(清波 门内)、虎林山(东太乙宫内)、包山(冷水峪上)、龙山(又名卧龙山、华龙山 ,今玉皇山)、马鞍山(今名天马山,西湖西南,五云山东偏北)、昙山(猪娘 山西南)、灵茅山(九里松)、仙居山(九里松)、双桧峰、白云峰、乳窦峰、 女儿山(又名玉女岩,在灵隐山南)、龙井山、云栖山(又名云栖坞,五云山 西)、诸坞山(范村)、粟山(钱塘界)、巾子峰(又名狮子峰,在宝石山麓)、 大佛石山(宝石山南)、南屏山(西湖南)、雷峰山(西湖南净寺前)、慧日峰( 南屏山)、鸡笼山(龙井风篁岭侧)、赤山(西湖南赤山埠)、鸦鸡峰(又名丫鬟 峰,在西山)、卓笔峰(无垢院内)、花家山(又名蛇山,大麦岭后)、仙姑山( 履泰山侧,又名东山)、秦亭山(老和山西南)、石壁山(王家桥试院后)、候 仙山(王家桥试院后)、道人山、履泰山(葛岭西)、八蟠岭(大内后)、铁冶岭 (云居山下)、紫坊岭(云居山下)、骆驼岭(三茅观)、灌肺岭(清河坊北)、狗 儿岭(教睦坊内)、分金岭(钱塘旧治西)、狗头岭(旧治北)、梯子岭(方家峪 南)、五子岭(龙山北)、白塔岭(西湖南)、徐村岭(定山北乡内)、姜擦子岭( 定山北乡内)、牛马头岭(定山北乡内)、牌山岭(定山南乡内)、五云山岭(云 栖山侧)、马场岭(与麦岭对峙)、驼嶙岭(又名驼苑岭,九里松东)、胭脂岭( 曲院西)、石人岭(又名冯公岭,灵隐寺西)、大青岭(石人岭侧)、郎当岭(西 湖西南,接五云山)、黄泥岭(洪春桥南,茅家埠北)、杨梅岭(在南山,近瑞 峰)、茶坊岭、歌樵岭(在兹山)、栖霞岭(又名剑门岭,西湖北)。 西湖群山中主要的洞壑有:城内有三洞:金星洞,在凤凰山介亭下;罗 汉洞已废,地名仍存;青衣洞,在三茅观后。城外有洞17处:南高峰下有烟 霞洞、水乐洞、石屋洞;杨村坛山有风水洞;飞来峰有呼猿、龙泓、青林、 射旭、玉乳诸洞;栖霞岭有紫云、烟霞、金鼓、黄龙诸洞。 西湖周围主要的井、泉、溪、涧有:天井(天井巷)、沈婆井(万松岭上) 、郭公井(铁冶岭北)、郭儿井(青平山侧)、白鳝井(金地山)、鳗井(青沙湾) 、上八眼井(宝月山下)、下八眼井(秘书省对面)、大眼井(后市街)、甜瓜井 (六部前)、沙井(六和塔南)、龟儿井(西溪)、方井(西溪)、四眼井(净慈寺 前)、烹茗井(武林山)、惠利井(清湖)、相公井(铁冶岭)、镊子井(涌金门) 、金沙井(孤山)、观音井(杨村路上);真珠泉(大慈崇教院)、灵泉(寿星寺 前)、萧公泉(灵隐寺后)、岁寒泉(龙井山崇因院)、法华泉(南山满觉寺)、 颍川泉(南宫峰)、观音泉(法通、传灯、真如寺均有此泉名)、喷月泉(南山 晴竹园)、定光泉(西山长耳法相院)、白沙泉(灵隐寺西)、仆夫泉(孤山)、 大悲泉(上天竺)、茯苓泉(灵隐寺后)、涌泉(霍山行宫清心院)、持正泉(六 和开化寺)、瑞石泉(瑞石山下)、井亭青衣泉(太庙后三茅观侧)、武安泉(皇 城司营)、涌金池(丰豫门内)、圣母池(吴山中兴观侧)、白龟池(钱塘门里沿 城)、南金牛池(已废)、仁和仓池(仓南)、明清池(大理寺议厅)、白洋池(梅 家桥南)、鸿雁池(龙山北)、龙母池(钱粮司岭)、金鱼池(开化寺后)、放生 亭池(西湖德生堂);灵隐浦(灵隐山南)、合涧(灵隐、天竺之间)、十八涧( 龙井山西)、石门涧(灵隐山)、金沙涧(灵隐寺至曲院入西湖)、呼猿涧(灵隐 山呼猿洞)、西溪(过石人岭)。 西湖四周主要的胜迹(含寺、庙、院、观)有:南山路自丰乐楼往南至烟 霞、石屋上,也含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麦岭,约有169处。主要有:丰乐 楼、湖堂、吕洞宾祠、灵芝崇福寺(钱王故苑)、显应观、聚景园、长桥、妙 净院、宝德寺、真珠园、南园、雷峰显严院、普宁寺、上清官、云涛观、净 相院、甘园、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山南照庆院、惠照寺、南屏御园、南屏兴 教寺、广法院、法因院、宝林院、修吉寺、正济寺、法雨寺、高丽寺、惠因 桥、广果寺、开化尼寺、六通慈德院、法兴院、保福院、长耳法相院、定光 庵、永庆院、延长真如院、净梵院、崇教院、石屋洞、水乐洞、满觉院、石 佛接待庵、烟霞洞、归云庵、关真人道院、小龙井、南高峰塔、遇真道院、 悟真道院、崇真道院、广教院、褒亲崇寿寺、西莲瑞相院、地藏尼寺、慈光 尼寺、宝藏院、宁清广福院、广严院、广恩院、净教院、安福禅院、水月寺 、华津洞、西林法惠院、净明院、天华寺、感业寺、胜相院、大通院、天真 院、下石龙净胜院、上石龙永寿院、道林院、大慈寺、钱王坟、圣果寺、真 觉寺、法云寺、小杨寺、香严寺、旌德显庆教寺、南山禅关、梅坡园、灵隐 观、太清宫、松庵、崇报显庆院、冰壑书堂、赞宁塔、崇因报德院、净林广 福院、无垢寺、崇恩演福教寺、白莲院、法空寺、南资圣院、龙井延恩衍庆 寺、净安院、卢园、崇真宫、南高峰塔(荣园禅寺)。 西湖三堤胜迹有:苏公堤除北宋建的六桥外还有旌德观、先贤堂、湖山 堂、三贤堂、施水庵、雪江书堂、新水仙王庙、崇真道院、松窗等景点。湮 废的有:柏堂、竹阁、四照阁、巢居阁、林处士庐、小新堤(亦名赵公堤, 自北新路第二桥至曲院),有履泰将军庙、杨园、永宁崇福院、裴园、乔园 、史园、资国院等景点。 孤山路有:四圣延祥观、小蓬莱阁、瀛屿堂、金沙井、六一泉、西太乙 宫、林和靖墓、玛瑙坡、隋朝柏、四百堂等。 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