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武汉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2.72
折扣购买: 武昌老街巷/风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ISBN: 9787558211997
第一章 大气长街 沧桑府衙 一、长街大气府衙多 正街,往往是一座城市的母街,是这座城市块面布局 形态的骨架和中心,有着较其他街巷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积淀。武汉三镇,名头前冠以“正”字的街,不在少数。 就“母街”而言,三镇各有一条。汉口有汉正街,汉阳有 显正街。武昌的正街,却不叫正街,叫长街,当然,如今 叫解放路。 武昌的解放路,称它为武昌古城的“母街”,绝对是 恰如其分的。这条街及其周遭,丰厚的人文积淀,丰富的 市井风情,丰盈的商贸市廛,三镇之中,堪称翘楚。随着 现代都市化进程的提速,历史和传统,在这里绽露出诸多 被碰撞被融合的痕迹,但是,如果多揣一份人文关怀的心 绪,在这里细细地搜寻,不难咀嚼出更多纯正老街的滋味 。 前世今生话长街 解放路,被称为长街的历史,远比叫“解放路”要久 远得多。 长街的长是名副其实的:位于武昌老城区的中央,纵 贯南北,南起解放桥,与中山路西端相交,北抵中山路大 堤口,宽20米,长3000多米,真是够长的。解放路不仅长 ,而且街龄特老,老到可以追溯至南宋时期:“南湖外与 江通,长堤为限,长街贯其中,四旁居民蚁附。”这是祝 穆在其《方舆胜览》里面描述的。祝穆是南宋时期之人, 由此可见,南宋时就有长街了。那时的长街已经很有规模 了,不仅长,而且民居密集,很有人气。依照祝穆的记载 ,可以查证出其所述之南湖,乃宁湖(又被称为明月湖) 、都司湖、西湖、歌笛湖、教唱湖、长湖、紫阳湖。如今 的解放路亦即当年的长街,面江临湖,与拦江长堤浑然一 体。而当年那七八个湖泊,是连成一片的,如同清澈的眸 子,陪伴着当年的长街,也掩映着长街演绎的人间五味和 一言难尽的生活。由于这些湖泊皆在蛇山之南,且湖湖相 通,故祝穆把它们通称为“南湖”。如今,除紫阳湖还有 点“湖”的“余沥”外,其余的湖,都由湖而糊——模糊 得只剩下几个“龙钟”的地名,散落在武昌古城的老街巷 里了。而当年,这些都是“货真价实”的湖。在南宋诗人 陆游的《入蜀记》中,可以找到佐证:“下阚南湖,荷叶 弥望。中为桥,日广平,其上皆列肆,两旁有水阁极佳。 ”陆游是个有忧患意识的诗人,在入蜀途中暂留长街,心 绪应该是复杂的。让他倍感庆幸的是,他客过武昌长街, 估计是盛夏时节,见到的是十里长街十里荷廊、十里长街 十里水阁。在古城武昌的中心,有如此美的自然景致,将 那浮在市廛的红尘物欲都兑得淡了,将一腔子郁闷也稀释 了,实在是一大快事,故而其记叙虽简洁,但平和愉悦的 心境,字里行间跃然可见。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个很值得“咀嚼”的朝代。明 末时期对武昌长街的改造,基本奠定了眼下长街的格局。 到明亡清兴之后,这前代的长街,被分成几截称呼:目下 长江大桥跨线桥至大成路口的这一截,叫南楼正街,简称 “南楼”;大成路口至如今彭刘杨路口,称芝麻岭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