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梦寻

武夷梦寻
作者: 叶悬冰|责编:李永远
出版社: 海峡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武夷梦寻
ISBN: 9787555020707

作者简介

叶悬冰,祖籍福建周宁。1971年出生于福建武夷山,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大中文系。现居厦门,供职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内容简介

寻梅 在所有的花里,我可能最爱梅花。 也许来自于基因和遗传,我的祖父,就非常爱梅花。 祖父是周宁人,1949年毕业于福建学院法学专业,1949年 后的几十年,却与武夷茶结缘,成了茶叶专家。他的身上 ,有浓厚的文人气质,比如,他很爱写诗:比如,会从诗 词里为我取一个稀奇古怪的名字——悬冰。 “悬冰”之名,来自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冬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 笑。”赞美梅花,本可以直接叫“咏梅”。可他偏偏不, 爱梅却不着一个“梅”字,“悬冰”是梅花绽放的冰天雪 地的绝境,而这绝境反衬着梅的孤高、勇敢、大气磅礴。 可惜,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人未必如其名,我深 深辜负了祖父的期望,活得潦潦草草,更像那个简化版的 别名“玄冰”。 当然,哪怕我活成了“玄冰”,也并不妨碍祖父爱我 。2001年,我陪他到厦大与同学相聚,他那些白发苍苍的 同学们对他说:“你的这个孙女,很像小时候的你呀。” 我发现他的眼里有欣慰有满足。 那年的寒假,我回家过年,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牵着 祖父,沿着家门口河边的小路走向郊外。在郊外一座古老 的小石桥边,邂逅了一树明艳的红梅。有微风拂面,但已 是和煦的春风。身边的崇阳溪水绿如蓝,一群白鸭在渡头 戏水。那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廊桥静默在远处的沙洲,到处 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天已到人间。我们俩坐在一块大 石头上,祖父随口吟出一首小诗《咏梅》: 雪压霜欺万卉衰,傲寒抖擞有陇梅。 冷香暗发南山下,春讯蓦然独步来。 未与群芳争色艳,为消岑寂吐花蕾。 生机点翠天涯路,零落成泥又一回。 多美的诗意,我们相顾一笑,在春风里。我只是不曾 想到,这竟是老人留给我的最后的诗句。花开花落,生命 轮回,但是,有一种力量,融进了我的血脉里,安安静静 ,亦生生不息。 年年岁岁花相似,故乡的冬季,有最烂漫的梅花。我 想如果没有梅花,武夷山的冬天该是多么乏味。 最冷的时节,就该踏雪溪山、寻梅林壑了。 有一次,一个极寒的化雪的清晨,和父亲往流香涧访 茶。父亲老了,眼睛不好,腿脚也不再利索,我就一路牵 着他。 雪后的慧苑寺,犹如青山绿水间的一朵白梅。在清澈 的章堂涧边,一树红梅寂然独放。涧边的茶枞郁郁葱葱, 在熹微的晨光里闪闪灼灼。 父女俩在梅花下歇脚喝茶,静静地看着落梅点点,流 向远方。“爸,下回我们带一泡水仙来这里喝吧,要用这 山涧里的水才好。”“好,下次,一定。等这里的梅花再 开的时候。”——就当是我们的一个约定吧。 不知从何时开始,儿子子由喜欢跟在我身后,跟着我 去寻梅。晴朗的冬日,阳光正好,我们在故乡的乡野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