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原售价: 27.80
折扣价: 20.20
折扣购买: 成为企业最需要的8种人
ISBN: 9787518006540
龚万军:早年从军入伍。转业后在政府职能部门工作3年,进入某外企工作5年,后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工作。 在企业管理咨询的过程中,作者深入接触各种类型企业并广泛接触各种类型的职场人士,从职场人的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撰写了本书,其真知灼见为职场精英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
一、微利时代,节约型人才最吃香 利润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要想实现赢利,都 会注意两种方法:开源、节流。在前面我们讲了企业 创造利润、实现赢利的方法,本章我们着重谈谈如何 通过节省成本来达到盈利的目标。 很多高层领导者之所以能赢利,就因为他们懂得 节约。我们所说的节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舍 不得吃、舍不得花的行为,而是精打细算,把企业里 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精明的领导者在花钱上, 绝对信奉“不做无谓的牺牲”的信条。 众所周知,微软企业前CEO比尔·盖茨在捐献所 有资产之前是世界首富,他的个人净资产曾经超过美 国40%最穷人口的所有房产、退休金及投资的总值。 也就是说,6个月他的资产就可以增加160亿美元,相 当于每秒有2500美元的进账。这种积累财富的速度是 惊人的。然而,盖茨的节俭意识和节俭精神比他的财 富积累速度更令人惊诧。 从微软创业时起,盖茨就非常注重节俭。一次, 兼任微软CEO的魏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修得富丽堂 皇,盖茨看到后非常生气,认为魏兰德把钱花在这上 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对魏兰德说,微软还处于创 业时期,如果从你开始形成这种浪费的作风,将不利 于微软的发展。 即使在微软开始成为业界营业额最高的企业时, 盖茨的节约意识也没有改变。1987年,一次盖茨与温 布莱德在一家饭店约会,助理为他在该饭店订了间非 常豪华的房间。盖茨一进门便惊呆了,一间大卧室、 两间休息室、一间厨房,还有一间特大的用于接见客 人的会客厅。盖茨很生气,皱着眉头问道:“这是谁 干的?” 有一次,盖茨到中国台湾去演讲,下飞机后助理 去下榻的酒店订了一个价格便宜的标间。媒体得知此 事后大惑不解,在盖茨的演讲会上,有人当面向他提 出了这个问题:“您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了,为什 么来台湾只订标间而不住总统套房?”盖茨回答说: “虽然我明天才离开台湾,今天要在酒店过夜,但我 的约会已经排满了,真正能在酒店房间里待的时间可 能只有两个小时,既然如此,何必浪费钱去订总统套 房呢?” 还有一次,盖茨和一位朋友同车前往希尔顿饭店 开会,由于去迟了,找不到停车位,他的朋友建议把 车停到饭店的贵宾车位上。但是,世界首富盖茨反对 ,他说:“这要花12美元,那可不是一个好价钱。” “我来付。”他的朋友说。 “那可不是个好主意,这样太浪费了。”盖茨坚 持不将汽车停放在贵宾车位上。 是盖茨太过吝啬?当然不是,天才商人盖茨深知 :花钱应像炒菜放盐一样恰到好处,哪怕对于他来说 不值一提的12美元也要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试问,如果你给像盖茨一样“抠门”的CEO打工 ,你不跟着他一起“抠门”“小气”“吝啬”行吗? 当然不行。所以,盖茨的节约理念在微软也得到了坚 决的贯彻,微软全体成员都能秉承节约的精神。正是 有了这种节俭的精神,微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游刃有余,脱颖而出,在勤俭中创造出最大的利润。 台塑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共有30多 家子企业和事业部,经营领域横跨塑胶、化纤、货运 、机械、医疗、教育等行业,在美国、印尼及中国香 港等地设有6家海外分企业。创办人王永庆的“抠门 ”比起比尔·盖茨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凯迪拉克 加长型汽车,整整跟了他18年。王永庆做毛巾操的毛 巾已经破烂仍舍不得更换;利用纸张背面甚至四边留 白处写作,也是王永庆节省的一面。王永庆和王永在 兄弟都在同一家理发店剪头发,剪一次约200台币。 理发师罗四珍说,王永庆的发型很简单,不麻烦,每 个月来修整一次,“只剪不洗”,连王永在的两个儿 子也在同一家理发店剪头发。 王永庆早年曾接受电视台访问,谈他个人节省的 小秘方。例如,家中肥皂用到最后时,只要加水融合 还可贴在新肥皂上一起使用,完全不浪费。他的“奶 精小故事”也最为人津津乐道。他以前一直有喝咖啡 的习惯,但倒完奶精后,他一定会再用一点咖啡“冲 ”回奶精球里,务必用尽最后一滴奶精。 王永庆的个人生活如此,经营企业也是如此。王 永庆很欣赏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 通鉴》中说过的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 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王永庆认为,企业经营理念是 要体现人性,因此“勤劳、节俭、务实”也是台塑集 团从上到下一致的精神追求。这种从小处节约资源的 要求,让台塑集团可以用较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王永庆的俭省精神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60年前,王永庆只不过是一家小米店的店主,如今的 台塑,已经是誉满全球的石化企业了。如果你关注那 些500强企业,你会发现,越大规模的企业、越有实 力的高层领导者,越重视点滴的节省和创收。比如大 名鼎鼎的日立企业在开展节约运动时曾提出“1分钟 在日立应看成8万分钟”的口号。意思是说,一个成 员浪费1分钟,拥有8万员工的日立企业就浪费8万分 钟,按每人每天8小时计算,8万分钟就相当于一个员 工劳动166天。每个员工浪费一点,累计起来就是整 个企业的巨大浪费。 这是一个微利时代,“节约成本就是赢利”,这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高层领导者的共识。作为企业 的一名员工,如果你想在企业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 长期发展的空间,最好与高层领导者统一思想,跟他 同心同德,做个为企业节约成本的后勤型人才。 说到后勤型人才,很多人觉得它就是“管家”“ 琐屑”的代名词,事无巨细,统统要管,最好是一个 集电子眼、计算器、储蓄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超 人”。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操持家务的后勤型人才, 这样家庭利益才能够最大化。同理,每个企业也都需 要这种“后勤型人才”,企业里的后勤型人才越多, 越会帮企业节约,企业的利益空间也就越大。 P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