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作者: 胡克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47.52
折扣购买: 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ISBN: 9787300323725

作者简介

胡克祖,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系主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博士,副教授 。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技能学习心理及教学模式研究”等与技能学与教的心理相关的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完成“基于心理特征的技能人才院校培养模式研究”等局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完成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创新人才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多项。主持在研天津市哲社“十二五”规划项目“中职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培养”。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专著《儿童好奇心的发展与促进》,参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儿童人格发展与教育》等多部教材与著作。

内容简介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就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对教育、教学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例如,在认知方面,他强调复习的重要,重视对思维的启发,提出了“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观点;在情感方面,孔子提倡好学、乐学的情境,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也认识到个体差异对教育的影响,提倡因材施教,并身体力行。他对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都有深刻的了解,针对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如他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古代西方教育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强调教学方法要重视个别差异和教育目标,谋求身心的均衡发展;亚里士多德主张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等教育原则。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期,近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如捷克的夸美纽斯(J.Comenius)、瑞士的裴斯泰洛齐(J.Pestalozzi)、德国的赫尔巴特(J.F.Herbart)等,都非常重视在教育中运用心理学,并把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的基础。夸美纽斯指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必须遵循个体自然的思想。裴斯泰洛齐从教育实践中探讨和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并和教育工作具体改革结合起来,提倡因能力施教。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人。这些都是现代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