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努力:工作中的认知

有效努力:工作中的认知
作者: 马兆坡 马艳 著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有效努力:工作中的认知
ISBN: 9787504782250

作者简介

"马兆坡:男,王阳明心学爱好者,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坚信学习可以让生活、工作变得更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出版有《生活中的良知》等。 马 艳:女,医务工作者,热爱生活,喜欢用学习提升自我,用内省改善自我,出版有《生活中的良知》等。"

内容简介

\\\"大家都在努力着 上级组织选拔人才,选拔名额少,报考人数多,竞争非常激烈,结果成绩公布后,单位几名同事进入考察范围,这让大家感到既惊且喜。一个单位能够同时有几个人入围,既展现了良好的队伍素质,也说明同事们平时都在下功夫,努力超越昨天的自己。 有一段时间,坚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感到非常有收获,无论知识结构还是文化素养都有了很大提升,遂自觉欣喜,结果与他人交流发现,周围的人也都在用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学习,大家都在不断进步,各方面的能力都在发生着新变化、新提升。 工作中也是这样,有时为了解决难题,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终于拿出了一个觉得可行的方案,当自我感觉良好地与同事讨论时,同事们常常提出很多更好的建议。 后来和一些不常见面的朋友交流,又发现更多的“努力”榜样:有的业余学习外语20多年,其外语水平已经到和中文一样运用自如的程度;有的临摹书法字帖,已几近乱真……这才发现,与他人相比较,自己所做的只是小小的努力,所收获的也只是一点皮毛。古人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真是太有道理了!苏格拉底说:“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有时静下心来一想,自己就下了这么点功夫,尚处于半瓶水容易晃荡的情况,这时候真不该沾沾自喜,而应该好好沉淀一番,继而为自己的浮躁和无知感到羞愧。 “为学大病在好名”“……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反思自己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知。贪求虚名是学习进步的大敌。“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身在职场,只有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努力的必要性,在应用中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从容应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 《劝学》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这几句话对我们努力学习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时代在不断发展,大家都在不断学习,都在做契合自己的努力,持续学习才是适应人生发展的必经之路。 有时候想,人生的这点意思,其实就在自己能够掌控的那点时间里,在自己喜欢的那点事上。把该做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兴趣玩好,再增加一些适应环境的应变力,留点自己值得骄傲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能有意思。 阳明先生说:“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学无止境,持续学习是一种生存需求,也是端正工作态度的重要方法。\\\" "本书以王阳明“知行合一”为导引,给予年轻人乃至所有人正念向上的积极力量。 具体来说,定位于工作认知层面的微成长,从想做事、学做事、共好事、管好事、做成事五个方面给年轻人提供认知借鉴。想做事,好的态度是好的成长的前提;学做事,就是做个可教的人;共好事就是强化信念意识,凝聚集体力量,这是共同做好事情的基石;管好事,着眼于用好助力;做成事,只有做到了想做事、学做事、共好事、管好事才能做成事。"

图书资料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