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某小仓日记传(松本清张短经典)
ISBN: 9787020122875
松本清张(1909-1992),*本作家,被誉为*本昭和时代*后一位文学巨擘、社会派推理一代宗师。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北部,因家境清寒,13岁被迫辍学,先后从事过小贩、学徒、印刷工人等各种职业。1950年发表**作《西乡币》,入围直木奖候补作品;1953年以《某《小仓*记》传》获芥川龙之介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终其一生,作品涵盖小说、纪实、历史、评传等,以文学家的慧眼,深刻而又***地呈现了他所生活的时代。
三 田上定一在耕作十岁那年生病死了。他一直到死 ,都在为儿子耕作的身体而发愁。说不清一句话,一 天到晚张着嘴,流着口水,还瘸着一只脚……儿子这 副样子,让当爹的实在难以忍*。看过许许多多的医 生,不仅去附近的医院,他们还带着儿子跑去博多、 长崎求医问药,然而哪里的医生都对这孩子的病瞧不 明白,甚至连病名也说不出来。两口子连祈祷和民间 偏方都试过了。田上家的能称之为财产的东西,也全 都变卖给孩子治病打水漂了。 田上定一死的时候,阿藤三十岁。正是刚刚步人 中年之时,在其原本的美貌上*增添了一种高雅气质 。很多人找到她谈改嫁的事。其中来自熊本的提亲人 格外的多,这是因为十年前大家就听说过她是个大美 人。 然而阿藤拒*了所有来提亲的人。虽然,想娶她 的人家中有人开出特别诱人的条件,比如愿意承担为 耕作治病所花费的不论多么巨额的医疗费。然而阿藤 认为,这些人的话信不得,甚至认为这些都只是提亲 的诱饵,说说而已。她不论改嫁到哪里去,都不会放 弃儿子耕作。而这样一个病歪歪的儿子,拖油瓶到新 人家会遭到什么样的对待,是可想而知的。她发誓一 生不离开耕作,因此断了改嫁的念头。花销上节俭一 些的话,五六间出租房的收入还是能够照顾生计的。 耕作上小学了。这个总是张着嘴流口水、一句话 也说不清的孩子,任谁看都当他是一个白痴。然而事 实上,他的学习成绩却比年级中任何一个孩子都强。 因为他说不成话,老师就不让他回答问题,而考试成 绩方面,却总是得优。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小学期 间,上了初中之后,他的成绩依然出类拔萃。 这让阿藤感到非比寻常地欣喜,总是不自觉地流 下眼泪,想着这孩子如果身体正常的话……然而孩子 的头脑比一般小孩儿聪明,已经让她无比欢喜了。一 个母亲,一个儿子,虽然儿子身有残疾,但是在阿藤 看来,他也是自己的依靠和顶梁柱。 当时,阿藤娘家的父亲白井正道也已经去世了。 这位一生狂热痴迷于政治运动的人,死后不仅没留下 遗产,还债台高筑。白井家是熊本藩的家老,就家世 而言,属于名门望族,然而在正道这一代却荡尽家产 败落了。他死后,家人一直被债务纠缠,苦不堪言, 阿藤也不可能从娘家得到任何经济援助。 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让耕作自己在面对别人的 时候多少有了些自信,身为残疾人的自卑感带来的灰 暗心情也有所缓解。然而却难以从孤独中逃离。于是 他开始阅读文学方面的书籍。 耕作上中学的时候交到一个朋友,名叫江南铁雄 。江南铁雄是个文学青年,一边在本地的商业公司就 职,一边写写诗,其对文学的热心非比寻常,甚至在 上班时间都会在工作文件下面偷偷垫上稿纸,趁人不 备写点什么。铁雄与耕作两个人竟然特别投缘,可以 说,铁雄是耕作人生中**的朋友。 有**,铁雄给耕作带了一本小说集来让他看。 他说:“这里都是森鸥外的小说,其中有一篇名叫《 独身》,你一定要看看,写的是欧外住在小仓时候的 事情,很有意思呢。” 耕作借过来读了,没想到文章中有特别打动他的 心的地方,尤其是《独身》中的一段文字,这种感动 太过强烈,以至于有一段*子,他脑子里想的全是这 句话:“外面不知何时飘起雪来了。时不时能听到踏 雪跑过的传便者摇响的铃声。说到‘传便’这个词, 外地人肯定不知道指的是什么。这是未经过东京直接 从西洋传到小仓地方的两个洋风俗当中的一个。(中 略)另一个就是这个‘传便’。海因里希·冯·斯蒂 芬出生在警察强权之国,整个**都布满了邮政网络 ,信件联系方面本该没有任何不方便的地方,然而寄 信的方式是按照几*内、几个月内到达来计算的,如 果想在**之内就取得联系,通过写信、收信的方式 恐怕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明天想在某处约会自己爱慕 的人儿,可以寄封情书来约定。然而如果是个性子急 的恋人,今晚就想见面的话,通过邮局寄信恐怕来不 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有人会去发封电报。不 过这种方式有点过于夸张。而且,发电报要通过死板 的登记手续,甚是大煞风情。这个时候肯定希望有个 信使。这就是传便——戴着公司统一的帽子,站在大 街小巷拐角处,既能够把信件送往城里去,也可以把 顺手买了却不方便携带的东西送到家里去……等等, 这些业务都可承接。送信送货的凭据是一张盖有公司 印章的小纸片,这种方式倒是意外地不会出差错。小 仓地区所说的传便,就是指这样的信使。关于传便的 解释写得长了些。在小仓飘雪之夜,门外已是万籁俱 寂,却能够听到那传便的铃声叮铃铃、叮铃铃、叮铃 铃地急促响起。” 耕作幼时的记忆被唤醒了!传便屋老爷子,还有 那个小女孩儿的形象,都浮现在眼前。那时候还不知 道什么叫“传便屋”,没想到如今从欧外的小说里了 解到。 “门外已是万籁俱寂,却能够听到那传便的铃声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地急促响起”,说的就是他 幼年时代实实在在的记忆。他仿佛感到自己把头贴在 枕头上,真的听到了老爷子摇响的铃声。 耕作由于这样的幼时记忆而开始对森鸥外的作品 产生了亲切感,然而欧外那文风枯涩的作品是否真的 能够安慰耕作孤独的心灵呢?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