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30
折扣购买: 批评家之死(精)
ISBN: 9787533951412
马丁·瓦尔泽(1927—),德国战后*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南部与瑞士和奥地利交界的瓦塞堡,11岁时父亲去世,很小的时候便在母亲的餐馆里帮工。1944年应征入伍,1946—1951年在雷根斯堡和蒂宾根大学*读文学、历史和哲学,获博士学位。他曾是作家团体“四七社”的成员,1957年成为职业作家,定居在博登湖畔的努斯多夫,他的许多作品均以这里的生活为背景。 瓦尔泽是**笔会德国中心理事、柏林艺术科学院院士、德意志语言文学科学院院士,曾获多种文学奖项,如四七社奖、黑塞奖、霍普特曼奖、席勒促进奖、毕希纳奖、荷尔德林奖、德国书业和平奖、阿勒曼尼文学奖、坎佩奖、科尼讷文学奖等。 瓦尔泽迄今已出版《***斯堡的婚事》(1957)、《独角兽》(1966)、《惊马奔逃》(1978)、《激浪》(1985)、《进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等二十多部长篇和中篇小说。 瓦尔泽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创作应该参与推进社会的进步。他的创作以现实主义方法为主,同时吸取现代派的手法和技巧。他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人物的自省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
四 会谈取消之后一个星期,**队长韦德金德再次 给我打电话,对于我不打任何招呼就取消会谈的做法 深表诧异。我讲出了事情的原委。唉,他说,这可怜 又可恨的迈塞勒。他说他们那里破案立功的压力也越 来越大。迈塞勒折腾一桩案子已经好几个星期了,一 开始报纸也做了报道,一个立志要当工程师的钳工* 杀了一个小人物,可能出于种族审美动机,这个案犯 是汉斯·拉赫在埃特大街的囚友,两人经常在一起嘀 嘀咕咕,从此以后,案犯每隔几天便来一次翻供,搞 得可怜的迈塞勒一筹莫展,他可能因此气昏了头,所 以想坏他**队长的事。可惜此举将对这可怜的家伙 产生灾难性后果,他至少要被调往弗赖辛或者施特劳 宾①。迈塞勒掌管的案犯刚来的时候倒还乐于招供。 他韦德金德估计拉赫对这个布莱特豪普特施加了影响 ,而且还在施塔德海姆利用放风之机继续对其施加影 响:招供,翻供,招供……直到推翻每一个事实。他 觉得汉斯·拉赫在为自身的沉默创作一支变奏曲。进 行调查的人,也就是可怜的迈塞勒,则沦为打字员。 他认为迈塞勒太天真了,竟然因为他韦德金德掌管的 这个案件的疑犯和*害人都是大名人而妒火中烧。迈 塞勒这好人几乎可以说是典型的下人心态,这种想法 对他们来说很典型。对于他韦德金德,名人一会儿是 油门,一会儿是刹车。 目前我对韦德金德来说也不重要,因为他听说汉 斯·拉赫也不再让我去探访了。除了妻子艾尔娜,拉 赫谁都不想见。可是,**队长说,他和妻子照样无 话可说。他明明知道拘留所所长在场,却偏偏对他妻 子说:他属于那种关在笼子里就不再唱歌的鸟。韦德 金德说,在他这个调查者眼里,汉斯·拉赫是**的 挑战。据他所知,犯罪**似乎还没有一个嫌疑犯对 自我辩护不感兴趣。但是他不会气馁。现在他被委以 重任,要把汉斯·拉赫从麻木状态中解救出来,让拉 赫明白只有坦白才可能活下去的道理。如果执意把罪 孽藏在心里,那就是一种狂妄,一种致命的狂妄。 通过与韦德金德的交谈,我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 角色。我在和韦德金德唱对台戏。他想证明汉斯·拉 赫有罪,他当然是想拯救拉赫,让拉赫重新回到人类 大家庭当中来,我却必须证明拉赫无罪。他确信汉斯 ·拉赫有罪,我确信汉斯·拉赫无罪。 我开始四处奔波。我必须把案发之夜的事情调查 清楚。必须了解出版商别墅晚会的细节。我进行了调 查。我对晚会做了一番考古学研究。同知识分子们对 这么一个晚会所做的陈述相比,诉说*贝古城那些颓 垣断壁的历史是多么地可靠。我没想拿自己听到的东 西来支撑任何一种猜测。我如痴如醉地去设想各种场 面。从所有能够掌握的情况中也许可以找点确凿的东 西。我曾禁止自己去打听,*甭说寻找确凿之物,但 每次和人谈话之前我又取消这一禁令。既然汉斯·拉 赫无罪,这是确定无疑的,我就一定能够从我搜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