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之名

以父之名
作者: 林培源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20.90
折扣购买: 以父之名
ISBN: 9787540477882

作者简介

林培源,青年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签约作者,1987年生,曾获2007年、2008年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首届“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文学新人选拔赛12强选手,文学硕士,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作品发表于《最小说》《花城》《山花》《作品》《青年文学》《香港作家》《青年作家》《广州文艺》《文艺风赏》《西湖》《创作与评论》等刊物,已出版短篇小说集《钻石与灰烬》(2014)、《第三条河岸》(2013)《南方旅店》(2012)《欢喜城》(2011)《锦葵》(2010)《薄暮》(2009)等六部作品,在青少年读者中积累了较高人气。

内容简介

教室与祠堂的正厅隔着道木门。初一十五,课间 别的孩子叽叽喳喳耍成一团,只有他会趴在门上,透 过缝隙偷看来祠堂祭拜的人。 烟雾缭绕,人头攒动。他想起自己的母亲。如果 她还在这个镇上,应该也是这群诚心妇人中的一个吧 。他喊了母亲几年“妈”,有天她却抛下这个家跑掉 了。那时间喜还小,不明白个中缘由,他午睡醒来, 眠床上只有他一个人。他害怕地爬下床。 他听到大人们说话的声音,他趴在房门口,看到 客厅挤满了人。有他认识的邻居和姑姑们,也有他不 认识的。 父亲拍着茶几激动喊道: “她x的!” 他双颊塌陷,身形瘦削,从未这样愤怒过。即使 牌桌上输了钱,最多也是急红眼而已。然而那天,他 像丟了魂似的在屋内来回踱步。 众人散尽之后,父亲翻箱倒柜,试图揪出母亲逃 跑的蛛丝马迹。 等到父亲冷静下来,阿喜躲在房间不敢出来。 父亲问他母亲跑哪里去了。阿喜摇摇头。事实上 ,谁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跑掉的。自她嫁过来,她 就无时无刻不想着逃跑。 那时阿喜还太小,不懂得这个家庭的秘密。母亲 伺候他吃,照顾他穿,晚上搂着他睡觉,她怀里有股 淡淡的花露水的气味。和母亲躺在眠床上,就像躺在 安稳的摇篮里。然而更多时候,母亲会在半夜被父亲 拖起来,他当着阿喜的面扒落她的衣衫。 阿喜看在眼里,在黑暗中,他缩在床角用被单蒙 住脸。他听见廝打、啜泣和咒骂。 母亲走后,阿喜成了这个家里彻彻底底的“外人 ”。 他被推挤着长大,被骂,被憎恶,像只被遗弃在 暗巷里的幼鼠。 后来在乡里的祠堂里,阿喜看到母亲的形象和别 的人叠合起来。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上穿了件 白色的确良衬衣。她的身影从门缝的间隙一闪而过, 如此遥远而缥缈。 阿喜喊了一声“姨”,声音被祭台上袅袅的烟雾 带走。 读小学和初中,阿喜跟别人打架,有时只是因为 一个眼神,有时因为别人嚼舌根。打了架,他被老师 罚站,背靠墙立着。教室只有两层楼,隔着栏杆,阿 喜的目光投向很远的地方。那里有菜地、林檎地、连 绵一片的庄稼。他望见成排的水杉沿河而立,再远的 地方。就是海了。 阿喜的目光收不回来了。那个纠缠了他很久的问 题再一次席卷而来。为什么不带我走啊?这个问题, 敲着他的胸腔,额头,他身体的每个缺口。想着想着 ,阿喜就哭了。他的疑惑成了掉进深渊的石块,扑通 过后什么也没有。 阿喜猜想了无数次母亲留下的谜题。如果她趁阿 喜还在襁褓中就抱走他,也许,之后所有的敌对、打 骂、忌恨便不会发生。可是假设始终是假设。母亲做 出这个抉择,一定伴着痛苦的权衡。在血肉至亲和自 由之间,她选了后者。谁也不知,在跑掉之后,她会 不会也陷进另一摊泥淖里。长大之后,阿喜想明白了 ,他也必须做出自己的决定,像十多年前母亲那样。 他终于知晓了个中缘由,他花了这么多年,才揭 开了母亲抛下的谜题:凭什么要我给他送终呢? 他们养阿喜,对他好,给他吃喝供他上学,都是 有条件的。 但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随着年月的增长,随着他们曰渐衰老,“养儿防 老”的观念牢牢地,像夯土的重物,落在他们心底。 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