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处事谋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曾国藩处事谋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作者: 曾国藩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38.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曾国藩处事谋略/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
ISBN: 978754389778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就责任方面来说,无论是*高***,还是地方 官员,还是亲民的州 县官员,都负有领导社会、改善风气和培养人才的责 任。曾国藩在给官文 的信中说:“我与阁下都在高官的位置上,总是以保 持良好的社会风气作 为首要任务。” 曾国藩还特别注意到:古往今来的失败者,包括 那些英雄们,都败在 不能“降龙伏虎”上,即不能自我控制,缺乏气度。 他在咸丰四年(18**年)四月《致沅弟》信中说: “在我的中庭有八 块堂匾,它的跋中说:修身养性以少恼怒为本,侍奉 父母大人以能够让他 们得欢心为本。弟积劳成疾,应当特别注意少恼怒。 纪泽对待你像侍候父 亲那样,你应当感到特别高兴才是。” 数*后曾国藩再次给其弟国荃写信: 初十*接到你初七*申时来信,对我初四*所谈 苏州、上海整顿粮饷 一事,分析规划得**详细明白,高谈阔论,可慰可 敬。弟近年来在我愤 怒激动的时候,总是好言相劝;即使弟弟自己愤怒和 激动的时候,也常常 马上收敛。用这种看法推知弟的道德和器量是不可限 量的,后福也是不可 限量的。担任**大事的人必须有气度,忧虑之气积 于心中就变成了负 担,所以说倔强到了极点,就不能不愤怒和激动。以 后我们兄弟动气的时 候,彼此之间应该互相劝诫,保留住倔强的品质,除 去愤怒激动的情绪, 就可以了。 当曾国藩的弟弟也面临着他那样*需要倔强的时 候,他及时地送去了 “条幅”,他说:“‘难禁风浪’四字条幅已完好归 还,我很高兴。古来豪 杰皆以这四个字为大禁戒。我们家祖父教人,也以懦 弱无刚四字当做大的 羞耻。因此男儿立身行事,必须有倔强的大丈夫气概 ,今几万人困于城 下,士气*容易消沉,弟能鼓舞起数万人的刚气而长 久不使它消沉下去, 这正是你比别人高明之处,*应当在这些地方下些功 夫。” 曾国藩还把度量的大小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又一 重要标尺。他说: “所谓小人者,识见小耳,度量小耳。‘致使君臣、 朋友、父子、兄弟、夫 妇之间’皆量褊而易以滋疑者也。君子则不然,广其 识,则天下之大,弃 若敝履;尧舜之业,视若浮云。宏其度,则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他以 此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曾国藩以宽广胸襟及责己宽人的态度立世,他说 :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 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强恕,**强恕, 一事强恕, 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 ;以之涉 世,则谐而祥。孔子之告子贡、仲弓,孟子之言求仁 ,皆无失于 此者。 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有一位同学性情 褊躁,曾国藩的书桌 放在窗前,那人就说:“我读书的光线都是从窗中射 来的,不是让你遮着 了吗?赶快挪开!”曾国藩照他的话移开了。曾国藩晚 上掌灯用功读书, 那人又说:“平常不念书,夜深还要聒躁人吗?”曾 国藩只好低声默诵。不 久曾国藩中举人,传报到时,那人*大怒说:“这屋 子的风水本来是我的, 反叫你夺去了!”在旁的同学听着不服气,就问他: “书案的位置,不是你 叫人安放的吗?怎么能怪曾某呢?”那人说:“正因如 此,才夺了我的风 水。”同学们都觉得那人无理取闹,替曾国藩抱不平 ,但曾国藩却和颜悦 色,毫不在意,劝息同学,安慰同室,可见青年时代 曾国藩的涵养之深和 胸襟之广了。 做人和交友能够胸襟坦荡,虚怀若谷,就可以使 人与人之问以诚相 待,互相信赖,博取人们对你的支持和真诚相助,事 业就有成功的希望。 关于曾国藩的雅量大度还有这样一件事:新宁的刘长 佑由于拔取贡生,入 都参加朝考。当时的曾国藩身份已很显贵,有阅卷大 臣的名望,便索取刘 的楷书,想事先认识他的字体,刘坚决不给。以后刘 长佑做了直隶总督, 当时捻*的势力正旺,曾国藩负责分击,刘负责合围 ,以*写的文稿,将 要呈上,有人说:“如果曾公不满意我们怎么办?” 刘说:“只要考虑事情 陔怎么办,他有什么值得可怕的呢!”曾国藩看到了 这个文稿,觉得这样 是**正确的。刘长佑知道后,对幕客说:“涤翁( 曾国藩)对于这个事 能没有一点芥蒂,全是由于他的胸襟坦荡,以诚相待 。” 曾国藩还引用庄子的话——太苛刻,则别人就会 用不正当的心机来对 付你,因而强调为人务宽。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