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新丝路文库

竹竿/新丝路文库
作者: (科威特)萨乌德·桑欧西|译者:蔡伟良//吕娜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52
折扣购买: 竹竿/新丝路文库
ISBN: 97875321702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叫Jose。 写是这样写的,在菲律宾,发音和英语一样,念作胡 塞,在阿拉伯文里,就变得和西班牙文一样,叫作何塞。 在葡萄牙文中,仍是同样的几个字母,但读作约瑟。在这 里,在科威特,这些名字都与我无关。在这儿,我叫伊萨 ! 怎么会这样呢?不是我取的名字,我自然不知道为什 么。我只知道全世界已经接受了我有各种不同名字的事实 ! 我在那儿的时候,母亲不愿意叫我“伊萨”,这个名 字是我在这儿出生时,父亲给取的。虽然,母亲信仰基督 教,阿拉伯语中“伊萨”就是“耶稣”,但在菲律宾语中 ,它表示数词“一”,试想,当别人叫我的时候,他们叫 的不是名字,而是一个数字,那该有多好笑啊! 母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菲律宾民族英雄何塞 ·黎刹,他曾是一位医生和小说家,若没有他,菲律宾人 民不会愤然起义,赶走西班牙殖民者,尽管这场革命是在 他被处决后才爆发的。 叫胡塞、何塞也好,约瑟、伊萨也罢,我觉得没有必 要去谈论这些不同的名字或者名字的由来,因为我的问题 并不在于这些不同的名字本身,而是它们背后的故事。 我在那儿长大,那时,邻居们还有其他认识我的人, 并不用任何一个我所知道的名字来称呼我。他们从没有听 说过科威特这个国家,只管我叫Arabo,即“阿拉伯人”, 其实除了胡子长得快以外,我并没有什么地方像阿拉伯人 。但在菲律宾人心目中,阿拉伯人普遍都是毛茸茸的,残 酷的,而且一定长有胡子,不管什么形状,不管长短如何 ,这是他们对阿拉伯人的刻板印象。 可是,在这儿,我丢掉的第一件东西就是Arabo这个绰 号,还有其他名字和绰号,后来,又获得了一个新的绰号 ——“菲律宾人”! 如果我在那儿是“菲律宾人”,在这儿是Arabo,该多 好啊!要是“如果”这个词能改变什么,或者如果……但 是,现在没必要纠结这些“如果”。 在菲律宾,我并不是唯一一个生父是科威特人的孩子 ,菲律宾有许多孩子,他们的母亲是菲律宾人,父亲是科 威特人或其他海湾国家、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这些孩子 的母亲要么曾经在你们家里当女佣,要么和那些从你们国 家来菲律宾寻欢作乐的男人厮混在一起,这些男人用最低 廉的价钱便可享受她们那已被饥饿折磨不堪的肉体。有些 人做下流之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些人出于贫穷, 做下流肮脏之事仅为了填饱肚子!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 行为的后果便是失去父亲的孩子。 在那儿,年轻的女人大多被男人视为纸巾。陌生男人 用她们擤完鼻涕之后,随手扔在地上,走了。然后,从这 些纸巾上就长出了一些生父不详的孩子。有时,我们可以 从某些孩子的外貌看出他们的父亲是谁,有些孩子也并不 羞于承认他们不知道父亲是谁。而我与这些生父不详的孩 子不一样,因为我的父亲曾对母亲许下承诺,他会接我回 到我本应该生活的地方,回到他的出生地,他所属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