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昭示:前行的中国刑事法治

大案昭示:前行的中国刑事法治
作者: 编者:时延安//刘计划|责编:宫媛媛
出版社: 中国言实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大案昭示:前行的中国刑事法治
ISBN: 9787517140238

作者简介

时延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员,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内有影响的法学期刊上发表论文近百篇。 刘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内有影响的法学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内容简介

刑事法治的积极进取 ——《大案昭示:前行的中国刑事法治》序 2020 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被忘却的年份。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令全世界人民陷入恐慌之中,疫情危机引发各种社会危机, 在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中国向自己的国人,也向世界人民,再次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证明了谁才是人民权利的真正捍卫者,再次说明“风景这边独好”的原因所在。国民经济受疫情影响一度呈现下滑趋势,但由于各种举措有力到位,各项经济指标很快重新企稳,党中央确定的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实现。回顾2020 年,让我们对自己的制度更为自信,也更加认识到维护国家和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意义。在世界风云波诡云谲的年代,如何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刑事法治的优越性,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治理,服务于民生,服务于社会发展, 始终是刑事法律工作者的基本使命。 一 疫情年代的犯罪,肯定会有疫情的影子。本书收录的两个涉及实体法的案件,就涉及疫情防控问题。“康佰馨卖假口罩案”,是一个典型的“发灾难财”的案件。犯罪人通过销售伪劣口罩牟利,置国法于不顾,置消费者安危于不顾,这类行为也侵犯了社会的伦理道德情感,因而应依法予以严厉的刑事制裁。疫情期间,为防控疫情,政府出台了各种防控措施,包括较为严格的隔离措施,这是能够快速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 而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公然违反疫情防控措施,甚至导致疫情在一定范围内蔓延,“尹某某妨害传染病防治案”就是其中典型一例。事实证明,严格有序的疫情防控措施快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这与一些国家采取散漫无序的防控方式形成鲜明对比。在严重疫情面前,公共利益是应当首先维护的价值,以维护个人行动自由为名漠视公共利益,漠视他人的健康,就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