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8.46
折扣购买: 谁都能成为一流员工(丰田成功学)
ISBN: 9787508612034
若松义人,丰田研究专家,著有《丰田生产力》、《丰田处世力》、《丰田工作哲学》等十余本有关丰田生产方式的著作。1937年生于日本宫城县。进入丰田汽车后,在生产、成本、销售各部门任职,在著名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的指导下开始致力于“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践、改善、普及。1991年就任韩国大宇汽车顾问。1992年成立卡尔曼(KARUMANG)株式会社。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不要期望立即找到答案 “这条生产线上有7名员工,效率太低了,请想办法减少到5名。”一位 丰田的基层管理人员接到了上级的命令,他感到手足无措。于是他只好请求 上级给出更具体的指示,但得到的答复却是: “请你自己寻找答案吧。” 让员工学会如何动脑 某期电视宣传节目曾介绍了“5+4=口”和“口+口=9”这两种教育方法 的差异,之后有一本书还就此发表过感想。该书的作者认为,“5+4=口”是 日本的教育方法,而有些国家采用的是“口+口=9”的教育方法。前者的正 确答案只有一个,即“9”,后者则有多组正确解答。至于哪一种教育方法 更好,我无法对此做出评价,不过从能够得出“多组正确解答”这一点而言 ,可以肯定地说,后一种思考方式确实与商业活动非常相似。 那么,在推动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这就是“自己寻 找答案”。 急于早日解决问题的人,自然希望尽早找到答案,因此他们总是希望上 级给出明确的指示,诸如“这里效率低下,请这样改进”。这样一来,生产 效率的确会迅速得到提高。然而,这种做法却有碍于个人的成长。 丰田式的改革,首先从员工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开始,经营者并不要求员 工必须拿出正确的改进方案。上级对员工的改进方案进行说明,如“还有些 问题”,或者“这一点考虑得非常好”,从而使员工对问题的理解逐步加深 。采用这样的方式,上级需要耐着性子,下属则需要尽量独立地思考问题。 前文提到那位接到上级命令把生产线上的员工从7名减少到5名的丰田员 工,起初完全不知该从何下手,于是只好到其他生产线参观,然后再征求上 级的意见,如此循环往复。 终于有一天,他苦干无法找到正确的做法,决定去请示上级。走到楼道 时,他转念又一想:“还是不去请示了,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一下吧。” 于是他掉头返回,开始实施自己的改进方案,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果。此后 遇到问题时,他就不需要事事都请示上级了。 这位丰田员工切身体会到:“让员工自己寻找答案,上级加以指点,这 种做法非常有利于员工个人的发展。” 员工为何懒得动脑在指导下属进 行生产改革的过程中,有些经营者总是缺乏忍耐力。 我所推进的生产改革采用的也是丰田的方式,即让员工“自己寻找答案 ”。员工在反复的试验和失败中不断摸索,这一过程多少需要耗费些时间。 有时候,上级会觉得还是直接下达命令,告诉员工“这里应该这样做”速度 更快。事实上,的确有不少希望早日看到改革成果的经营者更愿意采取这种 直接的方式。 然而,这样的生产改革无法真正帮助企业成长。如果各项工作都为员工 铺平道路,员工就不会再独立思考问题。即便短期内能够看到成效,但那只 是暂时的,经营者一旦离开,企业便会迅速恢复原来的状态。 改革的效果是短期性的,还是永久性的,这取决于经营者的忍耐力。 希望立刻找到答案的人往往认为“正确答案是唯一的”。正因为如此, 他们就不想说出其他答案,以免当众出丑。而且他们还认为思考多种答案本 身也是徒劳无功的。 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丰田生产方式十分注重工作效率,但经营者并不认为员工发挥自己的聪 明才智,不断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效率低下的表现。 有人曾经以登山路线为例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一旦确定了登顶的路线, 就很少有人偏离这一路线。那么,这条路线果真是最好的吗?恐怕并非如此 。有的路线虽然迂回曲折,但能够欣赏到沿途美丽的风景;而有的路线则能 够满足我们探险的欲望。 他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认为事先确定的路线是登顶的唯一途径,应该 去尝试开辟新的路线。 丰田生产方式最看重的正是“自己寻找答案”。 在企业内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让员工尽可能地提交改革方案,然 后从中选出最佳方案。日常工作也是一样,员工要养成自己不断思考多种工 作方法的习惯,然后再研究每种做法的利弊,并确定哪一种方法最为行之有 效。 不愿花时间独立思考,照搬别人的正确答案,员工就不会成长。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