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学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51.95
折扣购买: 王昭武访谈录
ISBN: 9787507769937
我父亲原名王鸿恩,后 改王渐逵,晋宁人,云南旧 式人物,在当时是有名的教 育家。我母亲杨淑辉,大理 白族,老家在洱海边上马久 邑。我出生在昆明。 我父亲是贫农家庭出身 ,十几岁才开始上学,只读 到初中,又读的师范,后来 在昆明当省立昆华小学校长 。那是龙云统治云南时期全 国有名的小学之一,1936 年评比,全国第二名。关于 昆华小学、王渐逵,可参见 冯光(洗)等人回忆(节选): 云南省立昆华小学(以下 简称“昆小”)创办于1930年 ,前身是云南省立第一师范 (1933年改称省立昆华师范) 的省立附属小学。校址原在 光华街原制台衙门(云贵总 督府)即今胜利堂内…… 校长王渐逵原名王鸿恩 ,1898年出生在晋宁县新 街区三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 家庭(其父名凤义,母郑氏 ,膝下有六男一女,他排行 第四)……1912年,曾在北 京参加过戊戌政变的老教育 家钱平阶先生在家乡晋宁县 城兴办义学,免费招收平民 子女入学。王的父母听到有 让子女读书的机会,虽然家 庭经济很困难,也毅然送他 到县城读书……读完小学后 ,由于家庭困难,再也无力 升学,被推荐到家乡附近的 方家营小学任教……1920年 ,在钱平阶先生和二哥沛恩 的鼓励资助下,他辞去教职 ,考入全部公费的云南省优 级师范就读。1924年,以 品学兼优毕业,遂留昆明市 立十七小学任教。由于出众 的教学才干,任教三个月后 就被提升为该校校长。在昆 明教育界初露头角。 1930年,云南著名教育 家杨天理(燮卿)充任省立昆 华师范学-校校长。为了增 强该校的附属小学(即省师 附小),即将他所器重的王 渐逵聘任为附小主任(后任 校长)……由于教学工作出色 ,经常有送子女来校请求就 学者,甚至有辗转托人要求 入学者,纷至沓来,应接不 暇。因此,学生竞由200多 名逐年激增,高达1800多 名。誉满全省,名列全国第 二(第一是扬州小学)…… 1938年秋,日机轰炸昆 明,迨至1939年,学校亦 中弹被毁,乃迁校于晋宁县 城……这所小学不仅让原在 昆华小学的学生得以复学外 ,还吸引了晋宁各乡子弟。 为了方便学生就近求学,又 在新街建立第二分校…… 1943年,王校长积劳成 疾,体力已日愈不支,难以 再支持工作,不得已报经省 教育厅核准辞职,由缪子春 老师接任校长……1945年, 王校长病愈后,应晋宁县长 丁育德的邀请(在这之前, 他不计名利地位,谢绝昆明 市长罗佩荣再三聘为市教育 局长的邀请),甘愿回乡任 只有三个职员的晋宁县教育 局长…… 王校长于1951年12月1日 逝世,享年53岁。 ——冯光、马荣柱、王婉 君等《云南省立昆华小学史 略》,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云南省昆明市委员会文 史和学习委员会编《昆明文 史资料选辑》第27辑,内部 发行,1996年,第213-217 页。 我外祖父是一个在洱海 边打鱼的渔民,跟着当时的 新潮流,到大理做学徒,做 买卖,又到昆明卖鸦片。结 果发展起来,卖鸦片卖到了 上海、广州、武汉,可是大 水一淹,全军覆没,破产了 ,又回到大理。回到大理, 把以前剩下的东西收集起来 ,开一个小中药铺,中西药 房吧,靠那个过日子。我外 祖父重男轻女,他只有1个 儿子,有5个姑娘,嫌女儿 多,说生一个女儿就是丢了 一只箱子。因为大理白族每 一个女儿要陪嫁一只箱子, 给她放些衣服啦什么的。这 些看你财力了,但起码也是 有只箱子。我外祖父就只重 儿子,不重姑娘。我唯一的 舅舅叫杨标,唐山交大毕业 的,茅以升的得意学生,后 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学土木 工程。我母亲就嫁到昆明, 嫁给了我父亲这么一个穷酸 秀才过了一辈子。 我母亲很能干,在昆明 武成路开一间小杂货铺,先 卖杂货,兼做手工,后来就 是裁缝店。在国民党时候, 公教人员生活上非常困难, 我父亲即使有名,但实际工 资收入养活不了一家人,都 是靠我母亲做买卖。我母亲 会经营,开店攒点钱,买点 田地,接济我那些亲戚。当 时的云南,遍地抽大烟,我 父亲兄弟里面就他不抽。买 了田地给他们种,你可以使 用,但所有权归我,也不要 你上租。所以,我说我是不 缺吃不缺喝但没有零用钱的 家庭,属于中下层的家庭。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