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精装纪念版)(精)
ISBN: 9787539977485
本名杨颖,安徽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做过教师、编辑。在中国青年报、外滩画报等多家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写作源于总结癖,总结源于恐惧——人、事、风景,用笔记下仿佛就铁板钉钉,不会溜走、谁也抢不走。写作源于无能为力,试图用这种方式一再回到生命中难忘的现场,重温、反省、篡改结局。
两年前,做一个玩具收藏家的报道,我找到两位 采访对象。 十七岁的李树热爱军品,我走进他的小屋,只觉 得错乱。 一进门便是他自制的FBI证书,上面镶着他的照 片;靠墙是仿真的防弹背心、电棒;桌上摆着背着长 枪,穿黄军装的抗日老兵石膏像;一侧的大书橱上满 是战争片中常见的人物玩偶,书橱下则堆着一个个纸 盒,里面装着战锤、飞机和坦克。 李树技校在读,课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 他很闷,只有谈到他的收藏时,眼睛才会闪耀。 他将他的兵人在我面前排队,解说穿什么大衣的 是法国兵;戴什么钢盔的是德国兵;接着,他说起南 北战争、二战……说实话,作为一名历史专业的毕业 生,眼前这位少年对军事、历史的热情和熟悉度令我 羞愧、纳罕。 我由衷地说,你是我见过的这个年龄段最博学的 ,他却有些黯然,“喜欢这些有用吗?”“我的父母 不支持我”,“女孩们都说我很怪”。 那天的采访变成了心理辅导,确切地说,变成了 他倾诉、我倾听。 李树说,在父母眼中,他已经“被毁了”,没有 好的前途——和大学无缘,只会烧钱——他最贵的一 个兵人价值一千多元,钱来自于“打工和省下来的饭 费”。 更令人沮丧的是,如果顺利毕业,并好运气地按 专业找到工作,他将成为一名地铁工作者,“我喜欢 的和我将从事的有什么关系?”“我妈说,你哪怕喜 欢个乐器呢?还能考个级、加个分……”无解。 我跑去下一站,脑海里满是少年眼中的黯然。 下一站,受访的是一位娱记,名叫陈娟。 陈娟拎一个大包,包里是她最喜欢的几个娃娃, 她是国内著名的娃娃收藏家。 她把娃娃摆在咖啡厅的小桌上,用指肚摩挲着娃 娃的蕾丝裙边,对我回忆十二岁拥有第一个娃娃时, “胸口像开了朵大花”。 此后,她为娃娃学习——父母以娃娃做考试的奖 品;为娃娃工作——大学毕业后,收入的一大半用于 买娃娃;因娃娃获得爱情——男朋友为她访到一件娃 娃孤品而赢得芳心……眼前这个标准的都市白领,谈 到娃娃时,却满面少女的天真。 看她为娃娃投入这么多金钱和精力,我不能免俗 ,问:“这个爱好有什么用吗?”陈娟笑,“不是所 有的爱好都要有用”。 “当然,你可以认为这是它的用处,我因之获得 了快乐,看到漂亮的娃娃获得审美的快乐;与娃友交 流,得到沟通的快乐;工作之余,打扮娃娃得到放松 的快乐……人总要找到一件喜欢的事作为认知、接触 世界的方式吧。”我找不到话来应,直至陈娟递给我 一份请柬,她策划了一场娃娃收藏展。 几天后,关于他们的报道变成了印刷品,寄给李 树报纸时,我顺手将陈娟展览的请柬转给他。 一去两年。 我在地铁出口碰到李树,他刚下班,我邀他一起 吃晚饭。 刚坐下,他便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兵人,让它倒立 在饭桌上,我不解,他哈哈一笑,“每天带一个小朋 友出来放风”。现在,他管他的收藏叫“朋友”。 他提到“陈姐”和那场展览,“来了很多人,都 亲热地喊她的网名,都是同好”,“谈及共同的爱好 时,脸上像放着光”,当然,“陈姐”还对他说了类 似的话,关于“有用、无用”的提问。 “不是所有的爱好都要有用。”“只要这爱好带 给你快乐。”“人总要找到一件喜欢的事……”于是 ,李树遍访军品收藏网站,建论坛、写帖,现在他有 一帮“兄弟”,工作之余,定期聚会,在小圈子里, 他是公认的军事“专家”,最近又迷上给兵人素体着 色,成品寄卖在某淘宝小店。 “我爹妈肯定失望啦,我只是个普通的地铁工人 ”,他说,“还成天喜欢这些不当吃不当穿的……” 我拨弄他的小兵人,看着他脸上游动的神采,“可这 些不当吃不当穿的,让你变得和别人不一样,让你成 为一个有趣的人。”他一拍大腿,“对,我一个女同 事就这么评价我,‘有趣’。”告别“有趣”的李树 ,我应一个亲戚之约,上线聊天。 她抱怨儿子的“坏习惯”,每晚写一个小时的小 说,而中考临近。 “写小说有用吗?能换分吗?能考大学吗?”“ 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有些无用的爱好有何 不可?或许,成年后,是它,令人与众不同,成为欢 欣鼓舞扑向未知世界的源动力。”敲完如上字,我便 对着百度发呆——陈娟已成了一名策展人。她在相关 报道中说,她策划的第一场展览是关于娃娃的,那原 是无心之举。P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