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2.85
折扣购买: 林斤澜小说选(文学类)/中国文库
ISBN: 9787020076574
林斤澜:1923年生,浙江温州市人。1937年参加工作。1950年发表他的第一个剧本,从此走上写作的道路。1961年开始以写作为专业,在北京作家协会工作至离休。先写剧本,后学写散文和小说。散文是短文,小说爱写短篇。近年也写些文谈。几种文体都出版过集子多种。世纪之交,出版文集六卷,收小说、散文、文谈,未收剧本与报告文学。 新世纪出版过散文、小说集子。离休多年,写作依旧。
溪鳗 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 自从矮凳桥兴起了钮扣市场,专卖钮扣的商店和地摊,糙算也有了六 百家。早年间,湖广客人走到县城,就是不远千里的稀客了。没有人会到 矮凳桥来的,翻这个锯齿山做什么?本地土产最贵重的不过是春茶冬笋, 坐在县城里收购就是了。现在,钮扣——祖公爷决料不着的东西,却把北 至东三省、内蒙古,南到香港的客人都招来了。接着,街上开张了三十多 家饮食店,差不多五十步就有一家。这些饮食店门口,讲究点的有个玻璃 阁子,差点的就是个摊子,把成腿的肉,成双的鸡鸭,花蚶港蟹,会蹦的 虾,吱吱叫的鲜鱼……全摆到街面上来,做实物招牌。摊子里面一点,汤 锅蒸锅热气蒸腾,炒锅的油烟弥漫。这三十多家饮食,把这六百家的钮扣 ,添上了开胃口吊舌关泊色、香、味,把成条街都引诱到喝酒吃肉过年过 节的景象里。 拿实物做广告,真正的招牌倒不重要了。有的只写上个地名:矮凳桥 饭店。有的只取个吉利:隆盛酒楼。取得雅的,也只直白叫做味雅餐馆。 唯独东口溪边有一家门口,横挂匾额,上书“鱼非鱼小酒家”,可算得特 别。 这里只交代一下这个店名的由来,不免牵扯到一些旧人旧事,有些人 事还扯不清,只好零零碎碎听凭读者自己处理也罢。 店主人是个女人家,有名有姓,街上却只叫她个外号:溪鳗。这里又 要交代一下,鳗分三种:海鳗、河鳗、溪鳗。海鳗大的有人长,蓝灰色。 河鳗粗的也有手腕粗,肉滚滚一身油,不但味道鲜美,还滋阴补阳。溪鳗 不多,身体也细小,是溪里难得的鲜货。这三种鳗在生物学上有没有什么 关系,不清楚。只是形状都仿佛蛇形,嘴巴又长又尖,密匝匝锋利的牙齿 ,看样子不是好玩的东西,却又好吃。这三种鳗在不同的水城里,又都有 些兴风作浪的传说。乡镇上,把一个女人家叫做溪鳗,不免把人朝水妖那 边靠拢了。 不过,这是男人的说法。女人不大一样。有的女人头疼脑热,不看医 生,却到溪鳗那里嘁嘁喳喳,一会儿,手心里捏一个纸包赶紧回家去。有 的饭前饭后,爱在溪鳗店门口站一站,听两句婆婆妈妈的新闻。袁相舟家 的丫头她妈,就是一天去站两回三回的一个。 这天早晨,丫头她妈煮了粥就“站”去了。回来把锅里的剩粥全刮在 碗里,把碗里的剩咸菜全刮在粥里,端起来呼噜喝一大口,说:“溪鳗叫 你去写几个字呢。” 袁相舟穷苦潦倒的时候,在街上卖过春联,贴过“代书”的红纸,街 坊邻居叫写几个字,何乐不为。答应一声就走了去。 这家饮食店刚刚大改大修,还没有全部完工。先前是开一扇门进去, 现在整个打开。后边本来暗洞洞的只一扇窗户,窗外是溪滩,现在接出来 半截,三面都是明晃晃的玻璃窗,真是豁然开朗。这接出来的部分,悬空 在溪滩上边,用杉篙撑着,本地叫做吊脚楼的就是。 还没有收拾停当,还没有正式开张。袁相舟刚一进门,溪鳗就往里边 让。袁相舟熟人熟事的,径直在吊脚楼中间靠窗坐下,三面临空,下边也 不着地,不觉哈了一口气,好不爽快。这时正是暮春三月,溪水饱满坦荡 ,好像敞怀喂奶、奶水流淌的小母亲。水边滩上的石头,已经晒足了阳光 ,开始往外放热了;石头缝里的青草,绿得乌油油,箭一般射出来了;黄 的紫的粉的花朵,已经把花瓣甩给流水,该结籽结果的要灌浆坐果了;就 是说,夏天扑在春天身上了。 一瓶烫热的花雕递到袁相舟手边,袁相舟这才发觉一盘切片鱼饼,一 双筷子、一个酒杯不知什么时候摆上桌子。心想先前也叫写过字,提起笔 来就写三个大字“鱼丸面”,下边两行小字:“收粮票二角五、不收粮票 三角”。随手写下,没有先喝酒的道理,今天是怎么了?拿眼睛看着溪鳗 …… 素日,袁相舟看溪鳗,是个正派女人,手脚也勤快,很会做吃的。怎 么说很会做呢?不但喜欢做,还会把这份喜欢做了进去,叫人吃出喜欢来 。她做的鱼丸鱼饼,又脆又有劲头,有鱼香又看不见鱼形。对这样的鱼丸 鱼饼也还有不实之词,对这个做鱼丸鱼饼的女人家,有种种稀奇传说,还 有这么个古怪外号,袁相舟都以为不公道。 追究原因,袁相舟觉着有两条:一是这个女人长了个鸭蛋脸,眼窝还 里眍。本地的美人脸都是比月亮还圆,月亮看去是扁的,她们是圆鼓鼓的 。再是本地美人用不到过三十岁,只要生了两个孩子就出老了。这个女人 不知道生过孩子没有,传说不一,她的年纪也说不清。袁相舟上中学的时 候,她就鲜黄鱼一样戳眼了。现在袁相舟鹤发童颜一个退休佬,她少说也 应当有五十。今天格子布衫外边,一件墨绿的坎肩,贴身,干净,若从眼 面前走过去,袅袅的,论腰身,说作三十岁也可以吧。 溪鳗见袁相舟端着酒杯不喝,就说戏文上唱的,斗酒诗百篇。多喝几 杯,给这间专卖鱼丸、鱼饼、鱼松、鱼面的鱼食店,起个好听的名号。溪 鳗做鱼,本地有名气,不过几十年没有挂过招牌,大家只叫做溪鳗鱼丸, 溪鳗鱼面……怎么临老倒要起名号了?袁相舟觉着意外,看看这吊脚楼里 ,明窗净几,也就一片地高兴,说: “唁,你看丫头她妈,只给我半句:叫你写几个字。连一句话也没有 说全。”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