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2.45
折扣购买: 人生何不尽兴(2023版)
ISBN: 978750574661901
" 蔡澜,中国香港知名作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开讲啦》特邀讲师,《新周刊》年度生活家。 蔡澜先后在东京、纽约、巴黎等地居住,通晓多国语言。闲时写写书法、刻刻图章、画画花草以自娱。后以美食专栏闻名,走遍天下,吃遍天下,写遍天下。 蔡澜文章谈吃、谈喝、谈文艺、谈电影、谈老友、谈风物,题材不拘,诙谐幽默,雅俗共赏。 "
" 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 有个聚会要我去演讲,指定要一篇讲义,主题说吃。我一向没有稿就上台,正感麻烦。后来想想,也好,作一篇,今后再有人邀请就把稿交上,由旁人去念。 女士们、先生们: 吃,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什么东西最好吃?妈妈的菜最好吃。这是肯定的。你从小吃过什么?这个印象就深深地烙在你脑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永远是找不回来的。 老家前面有棵树,好大。长大了再回去看,不是那么高嘛,道理是一样的。当然,目前的食物已是人工培养,也有关系。怎么难吃也好,东方人去外国旅行,西餐一个礼拜吃下来,也想去一间蹩脚的中餐厅吃碗白饭。洋人来到我们这里,每天鲍参翅肚,最后还是发现他们躲在快餐店啃面包。 有时,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一个人懂不懂得吃,也是天生的。遗传基因决定了他们对吃没有什么兴趣的话,那么一切只是养活他们的饲料。我见过一对夫妇,每天以即食面维生。 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对食物的喜恶大家都不一样,但是不想吃的东西你试过了没有?好吃,不好吃?试过了之后才有资格判断。没吃过你怎知道不好吃?吃,也是一种学问。这句话太辣,说了,很抽象。爱看书的人,除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也会接触希腊的神话、拜伦的诗、莎士比亚的戏剧。 我们喜欢吃东西的人,当然也须尝遍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佳肴。吃的文化,是交朋友最好的武器。你和宁波人谈起蟹糊、黄泥螺、臭冬瓜,他们大为兴奋。你和香港人讲到云吞面,他们一定知道哪一档最好吃。你和台湾人的话题,也离不开蚵仔面线、卤肉饭和贡丸。一提起火腿,西班牙人双手握指,放在嘴边深吻一下,大声叫出:mmmmm。 顺德人最爱谈吃了。你和他们一聊,不管天南地北,都扯到食物上面,说什么他们妈妈做的鱼皮饺天下最好。政府派了一个干部到顺德去,顺德人和他讲吃,他一提政治,顺德人又说鱼皮饺,最后干部也变成了老饕。 全世界的东西都给你尝遍了,哪一种最好吃?笑话。怎么尝得遍?看地图,那么多的小镇,再做三辈子的人也没办法走完。有些菜名,听都没听过。对于这种问题,我多数回答:“和女朋友吃的东西最好吃。” 的确,伴侣很重要,心情也影响一切,身体状况更能决定眼前的美食吞不吞得下去。和女朋友吃的最好,绝对不是敷衍。谈到吃,离不开喝。喝,同样是很个人化的。北方人所好的白酒,二锅头、五粮液之类,那股味道,喝了藏在身体中久久不散。他们说什么白兰地、威士忌都比不上,我就最怕了。洋人爱的餐酒我只懂得一点皮毛,反正好与坏,凭自己的感觉,绝对别去扮专家。一扮,迟早露出马脚。 应该是绍兴酒最好喝,刚刚从绍兴回来,在街边喝到一瓶八块人民币的“太雕”,远好过什么八年、十年、三十年。但是最好最好的还是香港“天香楼”的。好在哪里?好在他们懂得把老的酒和新的酒调配,这种技术内地还学不到,尽管老的绍兴酒他们多的是。我帮过法国最著名的红酒厂厂主去试“天香楼”的“绍兴”,他们喝完惊叹东方也有那么醇的酒,这都是他们从前没喝过之故。 老店能生存下去,一定有它们的道理,西方的一些食材铺子,如果经过了非进去买些东西不可。像米兰的IL Salumaio的香肠和橄榄油,巴黎的Fanchon面包和鹅肝酱,伦敦的Forthum & Mason果酱和红茶,布鲁塞尔Godiva的朱古力,等等。鱼子酱还是伊朗的比俄罗斯的好,因为抓到一条鲟鱼,要在二十分钟之内打开肚子取出鱼子。上盐,太多了过咸,少了会坏,这种技术,也只剩下伊朗的几位老匠人会做。 但也不一定是最贵的食物最好吃,豆芽炒豆卜,还是很高的境界。意大利人也许说是一块薄饼。我在那波里(那不勒斯)也试过,上面什么材料也没有,只是一点番茄酱和芝士,真是好吃得要命。有些东西,还是从最难吃中变为最好吃的,像日本的所谓什么中华料理的韭菜炒猪肝,当年认为是咽不下去的东西,当今回到东京,常去找来吃。 我喜欢吃,但嘴绝不刁。如果多走几步可以找到更好的,我当然肯花这些工夫。附近有家藐视客人胃口的快餐店,那么我宁愿这一顿不吃,也饿不死我。 “你真会吃东西!”友人说。不,我不懂得吃,我只会比较。有些餐厅老板逼我赞美他们的食物,我只能说:“我吃过更好的。”但是,我所谓的“更好”,真正的老饕看在眼里,笑我旁若无人也。 谢谢大家。" " ◆◇ 香港zui后一位才子,港式文化的缩影 蔡澜身兼作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旅游家,是香港文化的代表。其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港味,字里行间浸染着烟火气,读之仿佛走在香港的市井街头,让人流连忘返。 ◆◇ 蔡氏小品文——轻松、简约、好读、有味道 蔡澜作品多以千把字的小品文为主,真切动人,趣味盎然,一点一滴的生活韵味从文字中渗出来。 ◆◇ 蔡澜分享80年人生智慧 蔡澜在本书中分享其生活哲学——人生在世,最要紧的是,有趣和快活。最好的人生就是尽量地吃吃喝喝。 ◆◇ 特别收录蔡澜御用插画师苏美璐才女的50幅画作 这些画是专为蔡澜所作,用色大胆、格调活泼。《纽约时报》曾赞誉她的插画:“散发着光彩,色彩透过书页亮了起来,就像隔着彩色玻璃在看日出。” ◆◇ 赠书附赠蔡澜亲笔题字书签(爱咋咋地、别管我)+寄语明信片 ◆◇新锐设计师倾力打造独特封面:有趣、Q弹、很蔡澜。 ◆◇读者戏称:金庸笔下的洪七公、老顽童是从蔡澜身上拆出来的吗?如果让我举出zui想成为的三个人的名字,我一定会写蔡澜!蔡澜!!蔡澜!!!蔡澜的人生从来没有不值得,总是活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