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中国历史心得
ISBN: 9787508536118
刘建军,笔名颂红旗,汀西人,1995年考入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并入伍。毕业后长期在作战部队政治机关工作。2016年转业后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任公司负责人。平索热爱读书,潜心研究历史,在军内外发表文史类文章多篇,并著有《我要进机关》《机关那些年》等纪实性文学作品。
七步成章:曹植的流浪生涯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 何太急?”这是三国时期曹植的一首七步诗。所谓七 步诗,就是人走七步即兴作诗,能够这么快答好命题 作文的,历史上恐怕找不出几位。作为魏国开国皇帝 曹丕的弟弟,曹植本应享受鸡犬升天般的荣华富贵, 然而,这种情况在民间可以,在官宦人家可以,唯独 在皇家不行,况且,曹植与曹丕曾经有过一段夺嫡之 争。曹植这辈子荣辱成败,主要跟四件事息息相关。 1.年少成名。曹植,字子建,生于公元192年, 自幼文思敏捷出口成章,深得曹操喜爱和重视。为了 培养这个神童,曹操戎马征战,一直把曹植带在身边 。曹植所作的《求自试表》所说的“东临沧海”“北 出玄塞”就是随父征战的真实写照。公元210年,曹操 在邺城建铜雀台,召集一批文人墨客登台作赋,18岁 的曹植第一个交稿,可谓力压群儒技惊四座。从此, 曹植就逐步成为那个时代一颗璀璨的文坛巨星。他的 文学作品哀而不伤、窈窕深邃,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自成子建文派,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 与后世之李白、苏轼并称“仙才”。 2.纵酒误事。文艺青年有个习惯,就是喝酒, 喝了酒就容易飘飘然,后来的书圣王羲之、诗仙李白 都喜欢喝酒,一个喝完下笔如有神,一个喝了斗酒诗 百篇。就在曹植的政治生命一片阳光之时,两次喝酒 误事直接把他毁了。第一次是217年,曹植喝了点酒有 些上头,不知是受人蛊惑还是早有“贼心”,竟然私 自乘坐帝王车驾,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的禁道上飙车 ,酒醒之后才知道闯下大祸,就连掌管车驾的公车令 也被曹操诛杀;第二次是219年,曹操的爱将曹仁被关 羽用水攻所困,正处于万分危急,曹操本来已经对曹 植失去信心,但仍然想给他一次建功的机会,让曹植 发兵救援。然而,这一次曹植又喝得大醉,传令官根 本就叫不醒他,最后还是徐晃拍马赶去,把泡在水里 的曹仁解救出来。从此,曹操对曹植不再抱有任何幻 想。 3.夺嫡失败。曹操本人就是一位文学巨匠,号 称“建安风骨”,所以,一直以来对两个颇有文学造 诣的儿子曹丕和曹植寄予厚望,在历次征战中都能委 以重任。然而,接班人只能有一个,这个问题一直困 扰着曹操,让他陷在头痛症中愈加不能自拔。相对而 言,曹操更喜欢才气逼人的曹植一些,时常对身边人 流露出立曹植为嗣的想法,就在想拍板的时候,曹植 两次醉酒伤透了曹操的心。无奈之下,曹操选择了曹 丕,让他当了自己的接班人。说曹植夺嫡,可能有些 牵强,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内敛自己,把心态隐藏起 来。但说他不想当世子、成为曹操的接班人,那也不 可能,直到曹丕去世,曹植仍然在呼吁自己的政治主 张,想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可是侄子曹叡 与兄长曹丕一样,根本就不答理他。 4.屡受迁封。曹植在魏国建立后,一直不被皇 帝待见,曹丕和曹叡两父子心有灵犀,一致采取防火 防盗防曹植的策略,不断改变曹植的封号和封地,不 给他在一地做大做强的机会。曹操去世的第二年,曹 丕将曹植改封安乡侯,没等屁股坐热,当年就改封鄄 城侯,次年加封鄄城王,一年后又迁往雍丘。公元226 年曹丕驾崩,曹叡继位,看到希望的曹植不断给侄子 上书,想为朝廷做点实事,但曹叡表面上不断给予嘉 奖,实际上加强了监督防范,三年后,把曹植又改封 为东阿王,232年再次改封为陈王。可怜曹植满腔热忱 ,用12年贴了两张冷脸,最后郁郁而终。 P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