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3.5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戏曲选
ISBN: 9787020120918
感天动地窦娥冤 【题解】 杂剧《窦娥冤》,它的题材是从民间长期流传 的“东海孝妇”的故事演化而来的。《汉书·于定 国传》曾记载东海郡有一孝妇蒙冤而死,其地因而 大旱三年。《窦娥冤》泯去了这个民间故事的历史 遗迹,概括了*多的现实内容。它写山阳(今江苏 淮安)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 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 后与蔡婆的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 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 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 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 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阴谋毒 死蔡婆,霸占窦娥为妻;不料蔡婆把羊肚儿汤让给 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 死公公”的罪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 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 ,到山阳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 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 “这都是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 难言。”剧作通过窦娥的蒙冤惨死,深刻地揭露了 元代政治的黑暗和对人民压迫的深重。但窦娥至死 不屈,她的反抗精神终于感天动地,“三桩誓愿” 的实现,使剧作充满积极浪漫主义的精神,表现了 伟大作家关汉卿对被压迫人民深切的同情。 下面选的第**,写窦娥为怕蔡婆*刑不起, 自认药死公公,形成冤狱;第**,写窦娥临刑前 与蔡婆的泣别和对官吏贪赃枉法的控诉。突出窦娥 对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对社会恶势力坚强不屈的 反抗,为我国的悲剧艺术提供了典型的范例。 第** (赛卢医上,诗云)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道 医死多人,何尝怕人告发,关了一*店门?在城有 个蔡家婆子,刚少的他二十两花银,屡屡亲来索取 ,争些撼断脊筋。也是我一时智短,将他赚到荒村 ,撞见两个不识姓名男子,一声嚷道:“浪荡乾坤 ,怎敢行凶撒泼,擅自勒死平民!”吓得我丢了绳 索,放开脚步飞奔。虽然**无事,终觉失精落魂 ;方知人命关天关地,如何看做壁上灰尘。从今改 过行业,要得灭罪修因,将以前医死的性命,一个 个都与他一卷超度的经文。小子赛卢医的便是。只 为要赖蔡婆婆二十两银子,赚他到荒僻去处,正待 勒死他,谁想遇见两个汉子,救了他去。若是再来 讨债时节,教我怎生见他?常言道的好:“三十六 计,走为上计。”喜得我是孤身,又无家小连累; 不若收拾了细软行李,打个包儿,悄悄的躲到别处 ,另做营生,岂不干净?(张驴儿上,云)自家张 驴儿。可奈那窦娥百般的不肯随顺我;如今那老婆 子害病,我讨服毒药,与他吃了,药死那老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