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里风流(成都生活的印象)

锦里风流(成都生活的印象)
作者: 编者:张丰|责编:蒋雪梅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9.90
折扣购买: 锦里风流(成都生活的印象)
ISBN: 978754642595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讲一个自己真实的经 历——就是我怎样去了解历 史和文化的。 这件事情是在20世纪90 年代,那个时候,我住在大 慈寺路,更早一些时候住在 红星路。在红星路的附近水 东门的几十条小街开始全部 都要拆了,因为水东门是成 都最穷的地方,那一带要把 它拆了,修一条大的街。我 就每天在水东门那一带的小 街仔细走,仔细看,并且回 想历史。 在百年前,郭沫若坐着 木船,从他家乡乐山到成都 来,那个时候他才14岁,完 全是个小孩子。我读他的自 传知道,从乐山到成都全部 是木船,木船需要人拉,逆 水行舟慢慢向北,夜晚还不 能走,走了有好长的时间呢 ?走了一个星期。我们今天 从乐山到成都只要两个半小 时,当时他走了一个星期。 当时的人,像郭沫若这样的 少年,要离开他的家乡走这 么远,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 郭沫若离家,在乐山的 一个码头,他母亲送他上了 木船,他就此写了一首诗: “阿母心悲切,送儿直上舟 。泪枯惟刮眼,滩转未回头 。”他用了远古的传说故事 ,说聂郎从一个小娃娃变成 了龙以后,离开他的母亲的 时候,就是沿着这一条江, 曾经九次回头望他的母亲。 “流水深深恨,云山叠叠愁 ,难忘江畔语,休作异邦游 。”他的妈妈怕这个儿子走 得太远了,就不回来了,以 后永远都看不到他了,因此 上了船以后,他的母亲还对 他说千万不要到外国去。 什么叫文化,这些我讲 的全是文化。一个20来岁的 年轻人,在百年前就已经会 写五言律诗,而且写得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