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成都时代
原售价: 38.80
折扣价: 24.50
折扣购买: 九天开出一成都
ISBN: 9787546418056
朱晓剑,专栏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头条签约作者,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顾问。2009年获得阿拉善SEE协会生态写作入围奖。2013年,被**新闻出版***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在《今晚报》《天津*报》《深圳商报》《信息时报》等数十家报纸开过专栏。著有《写在书边上》《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书店病人》等书十余部。
读成都 众所周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的乐府长 诗《蜀道难》,开头几句这样写道:“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 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简单、夸张而奇美的诗句 ,艺术地浓缩了古蜀悠久的历史、瑰丽奇异的传说与 险要的地貌。 与蜀人的尚五观念相吻合,整个先秦蜀王的历史 ,恰巧由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前 后相续而组成,五代而终。为蜀开国、率先称王的是 蚕丛,紧接着是柏灌王、鱼凫王,此三代史料不详, 离唐朝又**遥远,所以李白有“茫然”之叹。“蚕 丛及鱼凫”,就是从**代到第三代,乃是蜀族发祥 、迁徙、逐步挺进成都平原之际,那时相对保守而闭 塞,少和外界往来,正所谓“不与秦塞通人烟”,“ 四万八千岁”只是形容其时间很漫长而已,不能看作 实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峨眉巅。”暗示 的是第四代蜀王杜宇的疆域超前,已抵达太白山、峨 眉山一带,这与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的描述基 本一致:“抗峨眉之重阻。”(顺便说说,抗峨眉之 重阻的前一句是“带二江之双流”,**成都双流区 便由此而得名)至于“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 栈相钩连”,则为蜀国*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的 传说故事。 我国现存*早、*完整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 》中记载的**代蜀王名叫“蚕丛”。传说他的眼睛 是竖着的,即所谓“纵目”,具体的样子可参看成博 先秦馆那个三星堆“铜人头像”:刀状长眉,杏形立 眼,眼睑线下垂。他生前居住在岷江边的“石室”( 一说就是阿坝州茂县那种羌族碉楼)之中,死后殓葬 于石质棺椁之内,因此,普通蜀人也效法着修造石棺 、石椁,后世都说拥有石棺椁的墓是纵目人的坟冢。 成博先秦馆展览的“茂县牟托一号墓”发现于1992年 ,是近年来川西北岷江上游发现的规格等级较高的墓 葬。该墓葬具即为石棺,石棺以大石板码砌于墓坑内 而成。墓中出土的铜罍及青铜**等均带有蜀文化色 彩,兴许就是蚕丛一代的遗物。 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关于他的具体事迹,《华 阳国志》中没有只言片语。但在成都温江区寿安乡长 春村,历代相传有一座柏灌王墓。墓的附近有一座“ 八卦山”,据说这“八卦”二字也是“柏灌”的讹音 。都江堰市旧时称为“灌县”,这个可能也与柏灌有 关。 第三代蜀王叫作鱼凫。四川话称成都平原为“川 西坝子”,坝子上的人们称鱼鹰为“鱼老鸹”,也就 是杜甫当年在重庆看见的乌鬼。因为它擅长用嘴在河 里抓鱼,样子有点像**,而**又叫凫,所以古人 唤作鱼凫。成博先秦馆展览的金沙遗址商周“陶鸟头 勺把”正是鱼老鸹头和颈的形象。“鱼凫”很可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