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作者: (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译者:杨蔚
出版社: 深圳报业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那些忧伤的年轻人
ISBN: 9787807097747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1**6-1940),他是海明威的伯乐,他影响了村上春树的文体,他是和欧·亨利齐名的短篇小说**,他是美国“爵士时代”代言人。 经典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夜色温柔》(1934)、《爵士时代的故事》(1922)、《那些忧伤的年轻人》(1926)。 杨蔚,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撰稿人、译者,热爱旅行,“孤独星球(LonelyPlanet)”特邀作者及译者。 已出版译作: 《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 《夜色温柔》《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等

内容简介

一 着眼于个人,你会发现不知不觉间已创造出一个 类型;而着眼于类型,你会发现,什么也没能创造出 来。因为我们全都是怪胎,比外表展现出来的*怪, 比我们希望别人了解,甚至比我们自己所了解到的* 加古怪。每当听到有人自称是“普通、诚实、坦率的 人”,我就敢肯定,此人背地里必定有些不正常的地 方,或许还相当不正常——至于他有关什么普通、诚 实、坦率的宣言,恰恰彰显了对它们的轻蔑。 我们不谈类型,不说大多数。在这里只有一个富 家男孩。这是他的故事,与他兄弟无关——我这一生 都在和他的兄弟们打交道,可他却成了我的朋友。再 说了,要是写他兄弟们的事,那就不得不从*击谎言 开始,*击所有穷人关于富人的,还有富人谈及自己 时的谎言——他们已构建出如此庞大的体系,只需随 手抽出一本描写有钱人的书,就总有些东西诱使我们 下意识地做好准备,迎接一个非现实的世界。即便是 头脑聪明、热情洋溢的社会记录者,也不免将富人的 国度描绘成超脱凡俗的人间仙境。 让我来告诉你,那些大富豪究竟是怎么回事。他 们与你我不同。自小便拥有一切,享*一切,这造就 了他们,令他们在我们激愤时宽容温和,我们笃信时 玩世不恭。这些东西,除非你也含着金汤匙出生,否 则很难理解。从骨子里,他们就自信比我们优越,因 为我们还不得不自己去寻找生活的报偿和避难所。哪 怕家道中落,泯然众人,他们仍旧相信自己比我们强 。他们是不同的。对于年轻的安森·亨特,我**能 做的,就是把他当成外国人来描述,并且坚守我的看 法。一旦接*他的观点,哪怕只是片刻,我也会就此 迷失——我将别无可言,只能奉上一出荒诞剧。 二 安森是六个孩子里的老大。早晚有**,这六兄 弟要瓜分掉价值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家产。在他刚迈入 懂事的年纪(也许是七岁?)时,大胆的年轻女子们 已经坐上电动“汽车”在第五大道招摇而过,那正是 世纪之初。当时他和弟弟有一位英**庭女教师,她 说起话来清晰明了,恰到好处。两兄弟的谈吐也颇有 她的风范——遣词用语无不干脆利落,和我们截然不 同。他们的咬字发音并不**和英国孩子一样,却习 得了一口地道的纽约上流社会口音。 每到夏天,六个孩子就从位于七十一街的家中被 送到康涅狄格州北部的一栋大房子里。那不是个时髦 的地方,安森的父亲希望尽可能让孩子们晚些接触到 生活的那一面。他属于那种多少优于本阶层和当下时 代的人——这个阶层稳住了纽约社会,尽管在那个镀 金年代里,势利和粗鄙*为常见。他希望他的儿子们 养成专注的习惯,拥有强壮的体魄,成长为生活健康 的成功者。他和妻子尽可能关怀他们,直到*大的两 个孩子离家入学。可惜的是,要在占地广阔的豪宅中 做到这一点很难——在那些中小房屋中反而会容易得 多。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从来逃不开妈妈的唠 叨,她无处不在,喜与不喜随时一目了然。 在康涅狄格的村子里,当意识到人们对他那种带 着些不情愿的美国式尊重时,安森头一次感*到了他 的优越。和男孩们一起玩耍时,他们的父母总不忘问 候他的父亲和母亲,若是自家孩子能*邀到亨持家做 客,那隐约的兴奋*是掩藏不住。他接*了这一切, 视之为理所当然。从此以后,无论在金钱、地位还是 **方面,对于任何不能以他为核心的群体,他都无 法忍*。他不屑与其他男孩争夺地位,觉得那天生就 该属于他。如若不然,他便退回到家中。他家境富足 。要知道,在东部,金钱还是某种带有封建意味的东 西,是宗族的黏合剂。而在势利的西部,钱被分散到 各个家庭,变成了“私产”。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