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经济日报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9.82
折扣购买: 中期预算框架下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研究/管理学学术前沿书系
ISBN: 9787519607135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叠加石油危 机冲击,多数OECD国家陷入低增长困境。与此同时,各 国政府在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对社会福利、公共服务 直接投入不断增加,经济的低增长又引发税收收入的减 少,双重压力下导致公共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因此,各 国政府一方面面临削减开支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公众 信任危机的扩大化,助长了要求重塑政府的改革呼声。 为应对持久恶化的经济和财政业绩问题,政府重塑改革 的浪潮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尽管各国改革具体实践有所 不同,但改革取向都基本侧重于引入私人部门竞争机制 和管理办法,提升公共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中期预 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成为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式 ,通过构建中期预算框架,明确政府财政绩效评价与绩 效评价标准的制定,以结果为导向,重视投入产出与效 果,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改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中期预算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核 心内容,能够有效缓解财政赤字压力,提高政府资金使 用效率,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进 预算管理改革的两大主要趋势其中这一。从20世纪90年 代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逐步尝试将中期预算与预算绩 效管理的结合,提出两者的协调配合能加强预算控制, 显著提高各级政府的绩效水平,有效改善财政收支矛盾 ,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阶段性下行、深度结构调 整期,并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刺激政 策消化产生的三期叠加效应,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社 会民生诉求扩大,社会发展艰巨转型,财政收支矛盾日 益加剧。第一,经济增速的换挡期,高速经济增长向中 高速增长转变,力争将经济增速保持在一定合理区间; 第二,结构调整阵痛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避免引发整个经济发展的 阵痛;第三,是前期刺激经济政策的消化期,面临结构 性、趋势性特征的问题产业,难以满足市场中长期需求 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新旧动能转化需要一定的 调整期消化改善积压矛盾。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支 柱,亦是经济社会的综合反映。近年来受经济减税降费 和经济发展增速换挡等影响,财政收入步入中低速增长 ,收入一定程度下降,又基于财政保改革、促发展任务 要求,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突出。 在此复杂新形势下,财政收入矛盾加剧、预算决策 与财政支出和中期财政规划脱节、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不 高等现象日益严重,陷入收入增加、支出膨胀、分配难 做、管理混乱的恶性循环,为我国预算管理带来巨大障 碍与挑战,预算管理制度亟待完善。2014年,国务院《 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指出,“实行中期 财政规划管理”。2018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绩 效管理”;同年9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 管理的实施意见》,都对当前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提 出了新的方向。开展中期财政规划,实行跨年度预算平 衡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以财政绩效目标、支出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