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讲录(精)

楚辞讲录(精)
作者: 姜亮夫 著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55
折扣购买: 楚辞讲录(精)
ISBN: 9787200163247

作者简介

姜亮夫,原名寅清,字亮夫,以字行,云南昭通人。语言学家、敦煌学家。1926年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学习,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1935年自费游学巴黎,专心抄录英、法所藏敦煌写卷。曾任复旦大学、云南大学、杭州大学教授,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顾问。生平著述宏富,著有《文学概论讲述》《屈原赋校注》《陆机年谱》《中国声韵学》《古文字学》《敦煌学概论》等,有《姜亮夫全集》(24卷)行世。

内容简介

应该怎样研究楚辞?这些年来我都在研究它,但常常碰到 不少问题难以解决。这不单需要有社会科学的知识,也需要有 自然科学的知识。因此我认为研究楚辞要综合研究。①如楚辞 中的草、木、鸟、兽、鱼、虫等。过去不懂,现虽学了一些, 却不敢信口开河、夸夸其谈了。我现在对楚辞估计能懂百分之 六十至七十,还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尚未真正弄懂,有待进一 步综合研究。 现在,我们举一些实例来说明研究方法。先以《离骚》 首八句为例来做说明。我觉得楚辞中的许多东西是受当时楚 国的环境、风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产生出来 的。《天问》中就有不少问题,其中有些话是不科学的、非逻 辑的。我们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进行分析。如果历史社会 知识不够,就没法进行研究。例如《离骚》中的“高阳”,首先要掌握历史,尤其是古史发展变迁的一些规律,再加上从古 地理学、民族学的角度去研究,才能得到较好的结论。从历史 上看,周家是随黄河流域向东发展的,而楚民族则按汉水流域 走,楚国并非跟着周家②的路子走。从民俗学、历史学的观点 看,楚国保持着比较多的氏族社会的意识形态。③有人企图用 儒家或法家的观点来考察屈原④,这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从 民俗学的观点看,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不受当时的民间风俗 的影响。如“庚寅”,就与民俗有关,楚国民间认为这是一个 吉利的日子,这是有根据的。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