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名师与高徒(3)/国医英才系列丛书
ISBN: 9787811210583
4.多种外治法并举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房炎症尤其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因失治误治,炎性灶得不到有效控制 ,沿乳络扩散、蔓延,以致形成多发脓肿、多条窦道或瘘管及慢性炎性僵 块并存的现象并不鲜见。其病情复杂,余毒难清,缠绵不愈或反复复发,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被称为“顽疾”。患者十分痛苦,并可增加诱发乳腺 癌的风险。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予以手术方法治疗。乳管切除术或乳腺区 段切除术致乳房外形改变较大,容易复发,而单纯乳房切除术则创伤过大 ,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患者多难以接受。且使用抗生素治 疗后疗效并不显著,反易形成“僵块”,往往更难以根治。 林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博采众法之长,本着“祛邪不伤正,祛腐 可生新”的治疗原则,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摸索总结出一整套治疗方法,采 用火针洞式烙口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拖线疗法、垫棉绷缚 、中药敷贴等多种外治法同时并行,并辅以内服托毒消痈、益气和营之中 药,可明显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林教授总结的多种外治法并举治疗复杂 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优势特色突出,临床屡治屡验。 (1)治疗方法 1)脓肿期予火针刺烙引流排脓。为促使排脓,可轻轻揉抓脓壁,或轻 轻加压,使脓液尽早排尽。 2)用刮匙搔刮脓腔壁和火针烙口管壁的水肿肉芽,以及坏死筋膜和瘀 血等坏死组织,然后再用棉捻多次捻除残余的坏死组织,以求彻底清除脓 腔及火针烙口管道内的坏死组织。 3)银质球头探针探查脓腔深度和范围,探针导引放置自制提脓药捻于 主要的脓腔或管道引流。同时利于日后在一个火针烙口处插人多个提脓条 至不同脓腔引流。 4)若乳晕有自行溃口处,用探针探查窦道深度和范围,同样用刮匙搔 刮窦道壁的水肿肉芽、坏死筋膜和瘀血等坏死组织,然后再用棉捻多次捻 除残余的坏死组织,探针导引放置自制祛腐提脓药捻,注意提脓条应尽量 避免接触乳晕,以免损伤乳晕。若溃口与乳头相通形成瘘管,则采用药线 拖线引流。 5)以土黄连纱布湿敷引流口,注意用土黄连纱布隔开提脓条,尤其注 意避免提脓条与乳头接触,以防皮肤和乳头受到腐蚀。 6)乳房炎性肿块处体表皮肤用金黄散水蜜膏外敷。 7)术后弹力绷带包扎固定,以舒适为度。 8)术后换药:每日换药1次,换药前注意专科检查,必要时B超探查有 无新发病灶。换药时用刮匙搔刮脓腔壁、火针烙口管壁、窦道或瘘管壁的 水肿肉芽、坏死筋膜和瘀血等坏死组织,然后再用棉捻多次捻除残余的坏 死组织,以求彻底清除脓腔、火针烙口管道内、窦道或瘘管内的脓腐。用 双黄连液冲洗脓腔及管道。用银质球头探针探查脓腔、窦道或管道问的关 系后,在探针引导下尽可能向不同方向打开的脓腔、窦道或瘘管插入多条 祛腐提脓药捻。注意提脓条应贯穿整个脓腔或管道,尽量使周围脓腔或管 道同时引流通畅。 9)一般5~7天即可彻底排除脓液及坏死组织。若脓腔及管道内无水肿 肉芽、无坏死筋膜、无瘀血,且疮面肉芽红活,B超探查无异常回声,血常 规无异常时,可予收口。收口时不再插入提脓条,对管道较短和内腔较小 、长径小于5cm者,用棉垫或蝶形纱块直接加压绷缚即可;对管道较长和内 腔较大、长径大于5cm者则用棉垫或蝶形纱块从上向下逐步加压绷缚,疮口 暂保持开放,使新生肉芽组织从基底部生长,促进管壁愈合。换药时间为 每2~3天1次。 10)待脓腔及窦道完全愈合后,可蝶形胶布牵拉收口。亦可同时配以生 肌散收口。 11)管腔收口后,以四子散药包(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吴茱萸各等 分布包)热敷乳房硬结处以理气化痰、软坚散结、消肿止痛,巩固疗效,避 免复发。 12)愈合后每2~3天复诊1次,观察病灶有无假性愈合。 按上述方法治疗,单一、较浅脓腔及较短的管道术后腐祛肌生时间一 般约5~7天左右,多个、较深较长者一般约10~15天左右。若合并炎性肿 块,收口前时间一般约10天左右。垫棉压迫绑缚时间一般约3~7天左右, 四子散药包热敷乳房硬结处时间一般约3~7天左右。 (2)关键技术 1)彻底清洗乳房皮肤、乳头内及瘘管口的分泌物,以防带邪入里加重 感染。 2)以B超图像为参考依据,选取脓肿最低垂位进针。若患者多个脓腔并 存,应选取最主要的脓腔,同时选择的引流口尽可能地兼顾到周围脓腔的 引流。穿刺后可先用银质球头探针探查脓腔深度和范围,以及窦道或管道 间的关系,穿刺当天探针导引放置自制提脓药捻于主要的脓腔或管道引流 。第二天换药时用银质球头探针探查脓腔、窦道或管道间的关系后,尽可 能向不同方向打开的脓腔、窦道或瘘管插入多条祛腐提脓药捻。一般一个 火针烙口处插入提脓条后1~2天即可打开其余脓腔的引流通道。尽可能在 最短时间内达到彻底祛腐除脓。 3)彻底清除脓腔、窦道或瘘管的坏死组织(水肿肉芽、坏死筋膜、瘀血 )。采用刮匙搔刮,棉捻多次捻除。 4)腐肉未净时,应适时用刮匙清刮瘘管,以助祛腐生新。 5)瘘管与乳头相通者辅以拖线疗法。 6)待腐脱新生时,则辅以垫棉绷缚法。棉垫或蝶形纱块加压时,对于 管道较长、大于5cm者,应从上向下逐步加压,疮口暂保持开放,以防若有 残留瘀血时确保排毒通畅,并防止疮口浅表部组织过早粘连而致假性愈合 。对于有多个管道者,可视腐尽情况逐个加压收口。 7)疮口愈合、局部残留僵块者,以四子散药包热敷,避免烫伤皮肤。 P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