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未来食材的N种玩法
ISBN: 9787508669915
拉斐尔?奥蒙(Rapha?l Haumont) 巴黎第十一大学讲师、研究员、化学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美食家。他与米其林星级厨师蒂埃里?马克斯(Thierry Marx)共同成立了法国烹饪创新中心,将科学与烹饪结合,致力于厨房健康、烹饪创新的研究。
所谓分子料理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分子料理。我们还是把这事挑明了吧!奶奶做的白汁小牛肉和*新流行的慕斯(espuma)一样都算是“分子”美食。同样,有机胡萝卜汁和荧光棒棒糖一样应归属于“化学”类的食品。很多人常常会把食品方面的术语,如“化学的”“天然的”“合成的”“人工的”“有毒的”混淆在一起,而许多厨师又想用“传统的”“分子的”这类术语来表明自己做的菜肴是有益于健康的。那么就该由我们去证明,去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把该解释的都解释清楚,为每个术语制定出准确的定义。 世间任何一种现象都会有一种科学的解释,一种合理的解释。归根结底,所有的一切无外乎是大分子、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甚至是夸克……在料理的后面加上“分子”这么一个后缀又有什么用呢 ?所谓“分子料理”的说法纯属多余,这不过是一种无用的修辞形式,它不会给人带来任何有益的东西(恐怕只会带来烦恼)。其实哪怕是给一个准确的说法也行呀(当然这类说法都没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设法给出*精准的名称,比如采用“原子料理”“离子料理”,甚至采用“电子料理”这样的名称呢?实际上,烹制蛋清就是让蛋白质凝固在一起的过程,也就是说,是把分子凝固在一起,而把食盐(氯化钠)放进水里(比如要想煮面条的话,就先在水里放点食盐),会引起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中的化学反应现象甚至已超出分子体系!把食盐放到水里这么一个随手之举却把关联离子给破坏掉了,从而形成新的融合体,即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甚至在局部与水分子产生极化,进而改变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电子云! 由此看来,这就不仅仅是分子料理的问题了,因为不单单离子发生了变化,而且电荷还发生了转换,变化和转换是在比分子空间小得多的空间里完成的。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面条是在离子液体里烹制的”,你还能把这面条吃下去吗?有哪个厨师愿意把这样的菜名写到菜谱上呀?我们刻意把食盐融化在水中的物理化学现象描述得十分详细,甚至过于详细,尤其还把化学反应都弄到美食界里来了,不过我们揭开这一秘密的手法就是要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一切都是离不开分子,离不开原子,离不开电子,所谓“分子料理”是站不住脚的。不过,为了阐述其中细微的差别,我们至少可以说,“分子料理”并不是普通料理及传统料理的现代发展形式,假如传统料理算是“非分子”厨艺的话。实际上,传统与创新并不是对立的。将“分子”与“料理”这样的术语结合在一起真是太令人遗憾了,因为这无异于把两种在情感层面上不搭界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尽管如此,若从必然性及合理性的层面上看,这两个领域又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有人把那份*妙的甜点端上来,甜点表面上的慕斯**轻薄,轻薄得令人难以置信,单单看这慕斯就会让你心潮澎湃,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食用发泡剂,一种凝聚成表面活性物及有滋味分子的胶状体……那么“分子料理”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真正的问题也许应该这样来问:“这款轻飘飘的慕斯为什么会让你心潮澎湃呢?”这样一个问题可能*有趣,而且*切实际。 一种融合技艺与情感的料理 可厨师究竟是如何把这款轻盈的覆盆子慕斯做出来的呢?这才是问题的焦点?他做的这款甜点怎么就能让人心潮澎湃呢?相比之下,如今让客人吃好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厨师要让客人看到菜肴就能怦然心动,这才是*重要的,前辈们留给厨师的遗训是“要让客人满意”,肩负这一责任的厨师只能做得*好,因为人们去饭店不再单单是为了吃饭,而是为了欣赏厨师的杰作。要想让饭局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那菜肴一定要做得“美味可口”,厨师要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拿出*棒的手艺,把覆盆子做成“令人难以忘怀”的轻盈慕斯。凭借难以想象的手艺,厨师让人萌生怦然心动的感觉,或许这是分子料理定义的雏形,是一种融合技艺与情感的料理,正如费朗? 亚德里阿所阐述的那样。但不管怎么说,要想做好这款慕斯,就必须得有必要的技术手段,因为这需要往液体里注入气体,也就是说,要使用燃气瓶、管子、虹吸瓶,要利用好这些工具。然而*重要的,还是要让慕斯能成形,并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要让注入液体里的气体能保持得住,让慕斯不要散掉,否则一旦气体升到液体表面,慕斯是无论如何也保持不住的,因为气体要比液体轻得多,而且会很快就升到液面上来。不管多么**的压缩机和喷射装置对这个难题都会束手无策。因此一定要让慕斯稳定住,要想做到这一步,就要首先知道慕斯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能形成慕斯。此时,就要借助于简单的科学定义,只有这些定义才能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一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 1.米其林大厨玩转食材,有趣又实用的烹饪秘笈! 米其林**厨师蒂埃里?马克斯教你如何像化学家一样掌握食材的特性结构,发挥菜肴*出色的质感、形态、色彩、气味、滋味! 2.化学家变身美食家,庖厨之中研究科学饮食! 作者拉斐尔?奥蒙是巴黎第十一大学**化学家、物理学家,也是法国化学界众所周知的美食家。他搭档米其林星级厨师蒂埃里?马克斯,致力于科学与烹饪的**结合,以实现厨房健康与科学美食。 3.有趣、酷炫的美食,花样多到你不敢相信! 如何用冷烹法弄熟*蛋? 不用蛋黄怎么能做出蛋黄酱呢? 做饼干非得用面粉吗? 做蛋奶酥非要用*蛋吗? 让蛋糕发起来是否必须选用化学酵母? 做冰激凌是否非得使用糖浆? 还有固体*尾酒、炸立方溏心*蛋、火焰炒*蛋、猫舌头和脆边煎饼、液体法式苹果挞 、意式植物细面条、粉状果汁朗姆酒 、 薄荷球、 沸腾的果酱、贝利尼*尾酒……它们如何制作,一切尽在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