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苏科技
原售价: 328.00
折扣价: 206.70
折扣购买: 重识赖特:超越建筑的大师
ISBN: 9787571343002
巴里·伯格多尔 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系教授,曾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与设计部门首 席策展人。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陪审委员会成员。著有《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等。 詹妮弗·格雷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与设计部门项目研究助理,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 用本土和外来植物所设计的“花环”方案 特蕾泽·奥马利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名为“花环”的方案(见章前图),是为马丁私人住宅所做的一个非同寻常的种植规划,它使人们得以仔细研究建筑师在花园设计中对植物的使用,以及景观在创造统一的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在景观设计专业兴起以及本土化与外来同化的价值争论不休之际,这个方案提出了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的地位问题。1 建于1903—1906年的马丁私人住宅位于帕克赛德(Parkside),帕克赛德是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街区,根据老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Sr)的设计于19世纪80年代建成。“花环”图纸详细展示了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提出了将上万株本地及外来的球根植物、多年生植物、二年生植物、开花灌木和树木种植在住宅主体东部门廊的一个半圆区域内。像这样带有植物名称的图纸,很少被发表或展出,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赖特的花园设计方法,这是很少受到关注和研究的部分。 虽然有些人声称赖特对园艺设计知之甚少或兴趣有限,但有几个事实却指向相反的方向:在许多项目中,他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就注重花园空间及其种植设计,而当时建筑仍处于开发阶段;他在1900年发表了题为“关于景观建筑” 的演讲,阐述了他对当下趋势的认识;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他与最重要的景观建筑师保持着联系,包括奥姆斯特德夫妇、沃尔特·伯利·格里芬(Walter Burley Griffin)、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Jr,赖特的儿子)、延斯·延森(Jens Jensen,1860—1951,美国人,生于丹麦)和 J.埃利奥特·威尔金森(J. Elliot Wilkinson)。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自己的项目与赖特保持互动。要理解赖特的花园设计,我们必须将视线从赖特个人转向与他合作的客户和其他设计师。 这幅未注明日期、未署名的“花环”平面图呈现了以半圆形的形式被重新规划的现有花坛。这份图纸是施工过程中的示意图,存在3种版本——用钢笔和墨水绘制的绢本草图和两份蓝图。其高度概略的图表特征,让人想起了埃比尼泽·霍华 德(Ebenezer Howard) 在1898年绘制的影响很广的花园城市(Garden City)图纸,特别是第三份图纸,其中一个楔形区域被提取出并放大以解释细节。值得一提的是,1901年加入赖特工作室的沃尔特·伯利·格里芬曾负责监督马丁私人住宅项目建筑和花园的设计部分,他对霍华德的出版物特别感兴趣。2 在“花环” 方案中,楔形代表了绕半圆重复 11 次的单元,并且在半圆的两端各加半个单元。 半圆形花园特征出现在马丁私人住宅项目的早期,包括1904年赖特手绘的一幅街区平面图(见第 21 页附图 1-1)。格里芬在 1905 年绘制的一幅草图,上面标示着手写的植物名称,也显示了本地和外来植物的密集种植情况(图1-1)。达尔文·马丁、赖特和格里芬的通信显示,在 1906—1913 年(见第 21 页附图 1-2)期间,“花环”的种植计划逐步施行,取代了原先不成功的种植方案。赖特将马丁私人住宅的平面图和透视图收入了瓦斯穆特作品集(Wasmuth Portfolio),并于 1910 年在德国出版。在该作品集中,“花环”方案被称为“花半圆”(Blumen Halbkreis),与原先的种植方案相比,植株显得不那么繁茂。 一个私密屏障,以防止空间的过度开敞。与赖特其他设计中出现的风车形或圆形的种植景观区不同的是,在那些形状中创造出的是全景或依序变化的远景,而在这里茂密高挺的植物打造了一面生态墙,从公共空间中围合出一块私人空间。1910年,格里芬回到这个项目中,设计了一片缓冲灌木丛,以应对日益膨胀的交通和商业开发,为私人住宅提供更多的保护。3 在此期间,赖特工作室的其他项目的种植计划也同样通过图纸展示了打造私家花园的复杂提案。格里芬在伊利诺伊州海兰帕克(Highland Park)的威利茨住 宅(Willits House)中设计了一个布满缤纷交错的开花植物的半圆形景观(1902—1903年)以及两个环形车道(见第 22 页附图 1-3)。伊利诺伊州皮奥里亚的利特尔住宅(Little House)的种植计划(1902年)也出自格里芬之手,其中的直线边界上标记着不规则分布的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当景观设计师兼园艺师延斯·延森在伊利诺伊州的格伦科(Glencoe)为赖特的布斯之家(Booth House) 规划场 地(1911—1912 年)时,他详细地制定了一份种植计划,将植株重叠且不规则地栽种在按颜色排列的种植带中,并且所选植物有鲜明的季节性花期。4 赖特基金会档案中还藏有一份位于伊利诺伊州里弗赛德(Riverside) 的艾弗里·孔利和奎恩·孔利住 宅(Avery and Queene Coonley House)的本土和外来植物的手写清单,里弗赛德是另一个由奥姆斯特德设计的社区, 种植有贴梗海棠(Chaemomeles speciose )和东方罂粟(Papaver orientalis )。在孔利花园中,延森遵照赖特的硬质景观设计理念,在场地中心设置了一个“围起来的花园”(见第 22 页附图1-4)。房子的正前方种有一片原生桦树和蕨类植物,与位于室内的乔治·尼德肯(George Niedecken)的壁画遥相呼应(图 1-2)。这种重复出现的植物图案 , 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建筑物外部的还是室内的,都是赖特合成方法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一种总体艺术的创作。 在我的学生时代,流水别墅的平面图、透视图还有有机建筑理论的概念这些都是必会必考的内容,脑海里的赖特是知名建筑师,与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还有密斯凡德罗并列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家境优渥、性情温和,似乎一直一帆风顺,始终都在低调地得意着。 但是在本书编辑出版的过程中,在一段段隐秘而前所未闻的故事当中,在一张张从未公开的美丽的图纸上,一个真实的赖特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眼前的赖特踌躇满志过、也垂头丧气过,成功过、也失败过,顺风顺水过、也激流勇进过,他不再是从前教科书上那个冷冰冰的知名建筑师的名字,而是一个鲜活的执着的也有缺点的勇士,他平和也桀骜、理性又时而暴躁,他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建筑作品即使在非建筑领域也鼎鼎大名,而更多的是那些未建成的构想,又何尝不是伟大而富有意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