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岳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0.16
折扣购买: 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文学批评书系
ISBN: 9787537837163
傅书华,1953年生于北京,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首席带头人。曾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二十一世纪》等刊物上刊发论文80余万字,出版有个人论著《山西作家群论稿》、《蛇行集》等,与人合著有国家教委统编教材《中国当代文学》。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山西省人民政府赵树理文学奖等奖项。
自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六十余年来的中国小说创作中,山西的小 说创 作,曾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以成一、李锐等人为代表的“晋 军”群体,以 张平为代表的“晋军后”创作,三次规模不等、程度不同地影响过中国文 坛。这三 次影响,“山药蛋派”的小说创作,因其时间的沉淀,已经成为具有“史 性”意义的话 题,“晋军”及“晋军后”的小说创作,则现实意义更为突出。但无论其 “史性”意义 还是其现实意义,二者之间却又是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山西小说创作之 所以能 够如此,有着其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所在,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给 以一次 次地认真地探讨,本文的写作,就是基于此的一次努力。 在上述山西小说创作对中国文坛的三次重要影响中,“山药蛋派”的 小说创作 无疑是其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 让我们先从根据地文学说起。 根据地文学形态相对于国统区、沦陷区文学形态而言,是一种全然不 同的文 学形态,并直接影响、开启了其后的共和国文学。宽泛地说,根据地文学 作为一种 全新的文学形态,自井冈山红色苏区始,至建国之日终。姑且先不说红色 苏区的 文学尚不成熟,既以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的文学而言,尽管其时比较著名 的抗日 根据地及解放区多达十几个,但不论哪一个根据地或解放区,从真正体现 了根据 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给以考察,都无法与以“山药蛋派”小说创作 为主体的 山西根据地文学来一争高下。 不错,陕甘宁边区是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根据地文 学的中心, 但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价值的,却是在文艺思想的冲突方面,在五 四文学 谱系进入根据地之后的演化方面,如对王实味、萧军等人的批判,如丁玲 文艺思想 的转变,如《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等作品的出现等等。当然, 贺敬之等人 的《白毛女》、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柳青的《种谷记》、欧阳山的 《高干大》等确实 是陕甘宁边区根据地文学的丰硕成果,且这些人的创作,在建国后,在根 据地文学 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一脉相承上,也仍然属于体现实力、实绩的代表性 作家,特 别是柳青,他的那部《创业史》,堪称是根据地文学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 一脉相承 下来的集大成者,但在根据地时期,上述这些丰硕成果,毕竟是归属在赵 树理的 “方向”“旗帜”之下的。 不错,孙犁等人的创作,确实体现了冀中区根据地文学的成就,但在 创作队伍 的阵容方面,那还是不能与山西根据地其时已经成形的“山药蛋派”的创 作队伍相 比的,且孙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期,即已经基本上停止了自己的 创作, 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文学创作,在新中国的文学格局中,其分 量也是不 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的,就是说,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对新中 国文学的 影响上,冀中区的根据地文学是不能与山西根据地文学相比肩的。 不错,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确实是 根据地文学 的代表性成果,但前者已经不好说是单单归属于哪一个根据地了,后者即 使归之 于东北解放区,但无论从根据地文学创作历史的长短上,还是从根据地文 学创作 的整体实绩上考量,东北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是远远不及山西革命根据地 的文学 创作的。 如果上述的描述尚能成立的话,那么,就会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在那 么多的根 据地、解放区中,在体现根据地文学形态、创作实绩方面,为什么单单山 西革命根 据地能够首屈一指,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呢?是根据地文化与山 西地域 文化的亲和性使之然?是革命文化与内陆文化的亲和性使之然?抑或是其 他的 什么原因? 再让我们从文艺思潮、文艺运动的角度给以考察。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