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256.00
折扣价: 199.70
折扣购买: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下册+习题解析)(全三册套装)
ISBN: 9787301272121
基本信息
书名:基础有机化学 第4版 上册 21世纪化学规划教材·基础课系列
定价:79.00元
作者: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日期:2016-6-1
书号:9787301272121
页码:660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重量:1.3 Kg
内容提要
本书在2005年出版的《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共27章。上册13章,主要介绍: (1)有机化学的起源和发展简史;(2)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静态立体化学、光谱等基本知识;(3)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醇、醚、醛、、羧酸及羧酸衍生物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4)自由基取代反应、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酰基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周环反应、β-消除反应、缩合反应等基本反应。
下册14章,主要介绍:(1)胺、杂环化合物、芳香化合物、酚、醌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等;(2)芳香亲电和亲核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重排反应以及过渡金属参与的有机反应等;(3)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在自然界中生命体中的作用等;(4)对逆合成的分析;(5)文献资料的检索方法等。
本书除保留了第3版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新的特点: (1)书的版式作了更新;(2)内容编排更加紧凑合理;(3)简单介绍了若干对有机化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注意学科的继承和发展;(4)介绍了现代有机化学对芳香性的介绍和理解;(5)结合现代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对有机反应机理的分析、介绍和总结;(6)更加对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作了总结和分类,便于读者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读者选用。
目录
第1章绪论
1.1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2结构概念和结构理论
1.2.1A.Kekulé(凯库勒)及A.Couper(古柏尔)的两个重要基本规则(1857)
1.2.2A.Butlerov(布特列洛夫)的化学结构理论(1861)
1.3化学键
1.3.1原子轨道
1.3.2原子的电子构型
1.3.3典型的化学键
1.3.4价键理论
1.3.5分子轨道理论
1.3.6共价键的极性分子的偶极矩
1.3.7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键能
1.4酸碱的概念
1.4.1酸碱电离理论
1.4.2酸碱溶剂理论
1.4.3酸碱质子理论
1.4.4酸碱电子理论
1.4.5软硬酸碱理论
章末习题
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
英汉对照词汇
第2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式命名
2.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2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式
2.2.1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式
2.2.2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的表示方式
2.3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2.4烷烃的命名
2.4.1链烷烃的命名
2.4.2单环烷烃的命名
2.4.3桥环烷烃的命名
2.4.4螺环烷烃的命名
2.5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2.5.1烯基、炔基和亚基的命名
2.5.2烯烃和炔烃的系统命名
2.6芳香烃的命名
2.6.1含苯基的单环芳烃的命名
2.6.2多环芳烃的命名
2.6.3苯芳烃的命名
2.7烃衍生物的系统命名
2.7.1常见官能团的词头、词尾名称
2.7.2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2.7.3含多个相同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2.7.4含多种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
2.7.5环氧化合物和冠醚的命名
章末习题
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
英汉对照词汇
第3章立体化学
3.1轨道的杂化和碳原子价键的方向性
3.1.1甲烷sp3杂化σ键
3.1.2乙烯sp2杂化π键
3.1.3乙炔sp杂化正交的π键
构象、构象异构体
3.2链烷烃的构象
3.2.1乙烷的构象
3.2.2丙烷的构象
3.2.3正丁烷的构象构象分布
3.2.4乙烷衍生物的构象分布
3.3环烷烃的构象
3.3.1Baeyer张力学说
3.3.2环丙烷的构象
3.3.3环丁烷的构象
3.3.4环戊烷的构象
3.3.5环己烷的构象
3.3.6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3.3.7十氢化萘的构象
3.3.8中环化合物的构象
旋光异构体
3.4旋光性
3.4.1平面偏振光
3.4.2旋光仪旋光物质旋光度
3.4.3比旋光度分子比旋光度
3.5手性和分子结构的对称因素
3.5.1手性手性分子
3.5.2判别手性分子的依据
3.6含手性中心的手性分子
3.6.1手性中心和手性碳原子
3.6.2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6.3含两个或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6.4含两个或多个相同(相像)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3.6.5含手性碳原子的单环化合物
3.6.6含有其他不对称原子的光活性分子
3.7含手性轴的旋光异构体
3.7.1丙二烯型的旋光异构体
3.7.2联苯型的旋光异构体
3.8含手性面的旋光异构体
3.9消旋、拆分和不对称合成
3.9.1外消旋化
3.9.2差向异构化
3.9.3外消旋体的拆分
3.9.4不对称合成法
章末习题
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
英汉对照词汇
【目录太长,节选部分】
第12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2.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
12.2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12.2.1酰卤的命名
12.2.2酸酐的命名
12.2.3烯的命名
12.2.4酯的命名
12.2.5酰胺的命名
12.2.6腈的命名
12.3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12.4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12.5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2.5.1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反应的概述
12.5.2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形成羧酸
12.5.3羧酸衍生物和腈的醇解形成酯
12.5.4羧酸衍生物的氨(胺)解形成酰胺
12.6羧酸衍生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12.7羧酸衍生物和腈的还原
12.7.1用催化氢化法还原
12.7.2用金属氢化物还原
12.7.3酯的单分子还原和双分子还原
12.8酰卤α—H的卤代
12.9烯的反应
12.酯缩合反应
12..1酯缩合反应概述
12..2混合酯缩合反应
12..3分子内的酯缩合反应
12..4与酯的缩合反应
12.11酯的热裂
12.11.1羧酸酯的热裂
12.11.2黄原酸酯的热裂
12.12酰亚胺的酸性
羧酸衍生物的制备
12.13酰卤的制备
12.14酸酐和烯的制备
12.14.1酸酐的制备
12.14.2烯的制备
12.15酯的制备
12.16酰胺和腈的制备
12.16.1酰胺的制备
12.16.2腈的制备
油脂蜡碳酸的衍生物
12.17油脂
12.17.1脂肪酸
12.17.2脂肪酸和脂肪醇的来源
12.17.3油脂硬化干性油
12.17.4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2.17.5磷脂和生物膜(细胞膜)
12.18蜡
12.19碳酸的衍生物
12.19.1光气
12.19.2尿素(脲)
章末习题
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
英汉对照词汇
第13章缩合反应
13.1氢碳酸的概念和α氢的酸性
13.1.1氢碳酸的概念
13.1.2α氢的酸性
13.1.3羰基化合物α氢的活性分析
13.2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13.2.1式和烯醇式的存在
13.2.2烯醇化的反应机理
13.2.3不对称的烯醇化反应
13.2.4烯醇负离子的两位反应性能
13.3缩合反应概述
13.3.1缩合反应的定义
13.3.2缩合反应的关键
13.3.3羟醛缩合反应的分析
13.3.4酯缩合反应的分析
13.4烯醇负离子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
13.4.1酯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
13.4.2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
13.4.3醛的烃基化反应
13.5烯胺的结构和反应
13.5.1烯胺的结构
13.5.2烯胺的制备
13.5.3烯胺的两位反应性能
13.5.4不对称经烯胺烃基化和酰基化
13.6β—二羰基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6.1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13.6.2β—二羰基化合物的烃基化、酰基化反应
13.6.3β—二羰基化合物的式分解、酸式分解和酯缩合的逆反应
13.6.4β—二羰基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3.7Mannich反应
13.8Robinson增环反应
13.9叶立德的反应
13.9.1叶立德的定义
13.9.2Wittig反应
13.9.3Wittig—Horner反应
13.9.4硫叶立德的反应
13.安息香缩合反应
13.11Perkin反应
13.12Knoevenagel反应
13.13Reformatsky反应
13.14Darzen反应
章末习题
复习本章的指导提纲
英汉对照词汇
作者介绍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知名有机化学家。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各版次在国内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