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美好的读书人

做一个美好的读书人
作者: 潘裕民|责编:王婧婧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做一个美好的读书人
ISBN: 978753967606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 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 书。”相传这是清代嘉庆年 间礼部尚书姚文田自题的书 房对联。据说,商务印书馆 的开创者张元济曾手书过这 副对联。有人问阿根廷作家 博尔赫斯,你想象中的天堂 是什么样?博尔赫斯说,就 是图书馆的样子。所以我要 说,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 书”“怎么读书”这几个简单 的问题,居然古今中外几千 年也没有说尽,而且历久弥 新。因为“书是全世界的营 养品”。“想成为一个有成就 的人吗?请你来阅读。”这 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登 上艺术高峰后留下的至理名 言,也是他自己人生经验的 总结。 正由于书是举世之宝, 所以有人说:“没有书的家 庭,谈不上是高雅、完美的 家庭;不读书的人,不配称 真正、完美之人。”细细想 来,此话不无道理。历史上 绝大多数伟人、大学问家都 把书籍看作不可或缺的精神 食粮,把读书学习看作生命 中最大的爱好。马克思、列 宁、孙中山、毛泽东、鲁迅 、爱迪生等,都是如此。 论及读书的好处,素有 宏观意义与个人意义之分。 从宏观上说,我们是“为中 华崛起而读书”;就个人而 言,“读书使人充实”。但实 际上,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2013年8月,著名作家贾平 凹做客上海书展时说过:“ 如果人人都不爱读书,国家 的发展就没有后劲 了。”2014年7月25日,《 解放日报》刊登了韩正同志 的《静心读书》一文,文中 指出:“不读书的城市是没 有希望的城市。”李克强同 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 议记者会上再次提到“全民 阅读”,他说:“书籍和阅读 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 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 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 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 ,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 ‘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 围,无处不在。”习近平同 志早在《之江新语》一书中 就有不少谈读书、论学习的 内容。 由此可见,关于读书的 价值和意义,怎么强调也不 为过。有人说,这世上有两 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 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 进大脑的书。书是智慧的钥 匙,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 知识的人把所见所闻或所思 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书。 有价值的书是历史的见证、 知识的宝库、智慧的结晶,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 文明的标志。朱永新先生说 得好:“一个人的精神发育 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 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 阅读水平。” 实际上,社会文化和历 史就是通过阅读而代代相传 、继往开来的。所以,德国 作家歌德说:“人不只是靠 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且 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 来造就自己。”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被称为英国近代化学之父 的道尔顿也曾说过:“我所 取得的成就和从图书馆里获 得的知识是分不开的。” 话说回来,今天这个时 代,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 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要回 答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引用 王蒙先生的一段话:“读书 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方 式,也是一种风度。我们这 个时代之所以出现一些浮躁 的风气,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是一些人不读书,缺乏应 有的风度,缺乏对事物的专 注之心。”(《读书是一种 风度》) 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 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 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 “怪人”。对此,中国首批18 位博士之一,曾在中国科技 大学执教多年、现为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教授的李尚志说 :“说数学家都像陈景润那 样,其实不是。比如,我们 也喜欢吃好吃的。……有人 问过我搞科研会不会影响我 去旅游,其实我有很多教学 案例都是从旅游当中来的。 喜欢什么就照干,而且未必 不能对科研有所启发。”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