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5.60
折扣购买: 欧洲大历史
ISBN: 9787550239043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1913年-1916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攻读现代史学、经济学和国际政治学等,擅西洋史研究。最早将西洋史学引进中国,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等,影响至为深远。与梁启超并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领袖”。
吾人如欲明了中古欧洲史,不能不先略知罗马帝 国史。当五世纪初年,西部欧洲一带,并无独立之国 家。今日之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诸国,在当 日均系罗马帝国之领土。至于今日之德国,在当日则 草莱未辟,蛮族居之。罗马人曾欲力征之而不得,乃 沿莱茵及多瑙河两河筑垒驻兵以御之。 罗马帝国之领土,包有欧洲之西南部,亚洲之西 部,及非洲之北部。国内人种甚杂,埃及人、亚拉伯 人、犹太人、希腊人、日耳曼种人、Gaul 种人、 Briton种人、Iberian 人,无不俯首帖耳,臣服于罗 马。 领土既广,人种又杂,各人种之文明程度,又复 各不相同,而罗马帝国竟能统一而维持之,达五百年 之久,殊非吾人意料所及。然稍加研究,即可知罗马 帝国之能维持如此之久者,其故厥有数端:(一)罗 马帝国之政治组织,完备异常。中央之于地方,如臂 使指。(二)罗马人民之尊崇皇帝,几同神圣。(三 )罗马法律,通行全国而无阻。(四)罗马国道,四 通八达;币制划一,商旅均便。(五)罗马政府常遗 教师并建设驻防地于国之四境,故罗马之思想及文化 ,得以弥漫国中,无远弗届。 兹先述罗马之政府及皇帝。皇帝命令,颁行全国 而无阻,所谓“君意即法律”,为罗马法中精理之一 。国内城市,虽有自由,然帝国官吏,监视甚密。罗 马政府除维持秩序,管理司法,防守边疆外,尚有管 理民食之责任。有时且迫国民之子继其父之业,不得 见异而思迁。贫民之饮食,由政府供给之,故无蠢动 之患。此外并费巨款举行赛车格斗诸戏以娱国民。总 之,罗马政府之组织,固然完备异常,即其保育人民 之周至,亦复世间罕有。 凡罗马人均有崇拜皇帝之义,人民虽有信教之自 由,而崇拜帝像之事,则全国一致。故罗马政府之虐 杀基督教徒,不但因信仰不同而已,亦且因基督教徒 每有不愿崇拜皇帝之举,并公言罗马帝国之将亡也。 罗马帝国既有统一之政府,故有全国一致之法律 。各地习俗,纵有不同,而公平原理,不分畛域。罗 马帝国之法律,欧洲至今受其赐。人道精神,始终贯 彻其间,为古代各种法典所不及。凡为妻为母为子者 ,无不受法律之保护,不若昔日受家长之压制,并主 张与其加罪于无罪之人,不若罪人脱逃之为愈。又以 为所谓人类者,非此界彼疆,各族分居之谓,乃属于 一国及一法之人民之谓。 罗马国内之大道,四通八达,邮传军队,朝发夕 至。商民行旅,来往无虞。全国之币制及量衡,又复 一致。驻防之地遍布国中,至今Treves,Cologne, Bath,Salzburg 诸地,犹有罗马桥梁建筑之遗迹, 当日文化之弥漫,可想而知。 罗马政府之提倡教育,尤为尽力,凡巨城中,至 少必有政府所派之教师三人,负教授修词学及闳辩术 等学科之责。罗马人天性不喜文学及美术,故其文化 多仿自希腊。由政府教师播之于国中,使全国之文化 ,现相同之象。故罗马人仅知其为帝国之公民,初无 地域之观念也。 自 Augustus 以来至蛮族入侵时,先后凡四百年 ,吾人绝未闻罗马人有叛乱之举,或独立之心。时人 以为罗马帝国,必能维持永久而不蔽。 2.罗马帝国衰替之原因 罗马帝国之组织完备及统一精神,既如上述,何 以一旦蛮族入侵,骤形瓦解?欲求其故,殊不易易。 大抵罗马帝国时代之人民,已渐失其有为之志与自信 之心。所以如是,殆有四端:(一)税制不良,民力 日疲。(二)奴制风行,工人无业。(三)人口减少 ,国力遂微。(四)蛮族入居境内,伏他日西部帝国 瓦解之基。 罗马之皇室及官吏,人数甚多,费用浩大,而贫 民“面包与马戏”(Breadand Circuses) 之供给, 所费尤为不资。不得已唯有重征于民之一法。地税为 国家最巨之收入,其率本高;再加以官吏之中饱,人 民之负担因之益重。国内各地之地税,由各地少数富 民征收之,只求收足应征之数,不问其来源之如何。 地主因之而倾家荡产者,不一其人,故政府至有地主 不得离其土地以逃避重税之令。此种重税,唯少数之 富民能担负之。至于中流社会,境遇日恶,贫困不堪 ,帝国社会之中坚,为之丧亡殆尽矣。 至于工人之地位,尤为恶劣,而奴制之存在,实 为主因。盖罗马自征服各国以来,国内之奴隶,有增 无减。五百年间,城乡各种工作,无一不入于奴隶之 手。奴隶之数以百万计,一地主每有奴隶数百人,多 或数千人,唯极贫苦者,家中方无奴隶。 地税虽重,而罗马帝国时代之人民,仍以土地之 多寡为贫富之标准。无广大田地者,即无充当缙绅或 官吏之望。故国内土地,渐入于少数富民之手,而中 人之家,日渐消灭。富民之田产曰 Villas 者,遍布 于意大利,Gaul 及 Britain 诸地。为奴隶者,不但 负管理及耕耘之责,即地主家庭中之一切日用,亦由 若辈供给之。凡制造器具及衣服、烹饪食物、侍候主 人及记室之役,均由奴隶任之。另命奴隶一人负管理 全地之责。田产既广,有同村落,而直辖于地主之一 人。 各种工作,既皆任奴隶为之,自由民遂多不愿工 作者,以为此乃奴隶之责任。哲学家 Seneca 常谓工 艺之为物,决非哲学家所发明,实系“下流奴隶所想 出者”。奴隶制度,既使工作有堕落之虞,而国内市 场,亦复为奴制所垄断。盖巨族大家之日用品,皆由 本家奴隶供给之,而且蓄奴之主,往往使奴隶出为人 佣,自由民工作之机会,因之剥削殆尽。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