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利益:晚清群像图

潜利益:晚清群像图
作者: 肖仁福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5.10
折扣购买: 潜利益:晚清群像图
ISBN: 9787218180380

作者简介

肖仁福 著 肖仁福,湖南邵阳人。中国作协会员,畅销小说作家和历史文化学者。已出版长篇小说《官运》《位置》《心腹》《仕途》(三卷本)等十余部,历史小说《大汉辅国·霍光传》《苏东坡传》《李鸿章》(五卷本)等数部,以及小说集《箫声曼》《背景》和随笔集《本事》等四十多部。

内容简介

潜利益 一 咸同之际,苏浙一带为太平军所占,华人清吏、洋商外使,纷纷汇集至沪上,寻求列强势力保护。列强陈舰于海边,明护本国租界,暗通清廷与太平军,看谁笑到最后,便跟谁玩。龟缩于上海的苏沪官员和商贾知道洋兵靠不住,派人至安徽找曾国藩讨救兵,卫护上海。湘军刚打下安庆,正在调兵遣将,部署进攻金陵之大举,无以分兵,曾国藩不为所动。身处曾幕为老师曾国藩摇鹅毛扇的李鸿章认为,沪上遍地金银,若据为己有,可打造成湘军饷源基地,拱手让给太平军太可惜。曾国藩觉得不无道理,决定派能员领兵征沪。 可派谁好呢?既然上海是个聚宝盆,当然得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曾国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弟弟曾国荃。曾国荃正率湘军主力,借长江威势,东压金陵,以取破敌老巢之首功,没将上海放在眼里,断然拒绝。曾国藩又把目光投向彭玉麟。彭玉麟正带着亲手创建的湘军水师往金陵迫近,不愿离开自己的帅船,去上海跟洋人和假洋鬼子厮混,也不肯接盘。曾国藩只好函商于陈士杰。陈士杰在老家湘南狙击西征的太平军翼王石达开,以逸待劳,守土有功,受清廷恩赏,连连晋级,同样不愿离开本土,东下别人客场征战。 唯有李鸿章看出上海的潜利益,决定把千载难逢的征沪机会争取到手。潜利益就是潜藏于深处或暗处的远期利益,不是和尚头上一目了然的虱子,若智商不够,目光短浅,则不易参透和看明白。其一,上海位于金陵东面,保住上海,规复苏吴,可直指金陵,建万世奇功。其二,太平军覆灭指日可待,战后重建成当务之急,既要召唤流民回归土地,还得引进西学西器,为我所用,上海属对外前沿窗口,身处苏沪,可占得先机,掌握主动求富图强。其三,上海华洋杂处,中外人才尤其会西语懂西器的实用人才多,得沪者得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正好创三千年未有之奇业。 看懂上海的潜利益,李鸿章与曾国荃、彭玉麟、陈士杰正好相反,主动来到老师曾国藩面前,争取征沪机会。曾国藩因李鸿章聪明过人,办差利索,为自己解除过不少政治和军事危机,本不愿让他离开自己,无奈湘军阵营里没有合适人选可用,不得不奏请皇上恩准,让其组建淮军,东征上海,为湘军筹饷办粮,同时廓清苏吴,给曾国荃攻克金陵创造条件。 大计已定,曾国藩意识到李鸿章建军征沪,还有另外一层特殊意义。清廷忌惮汉员带兵,因太平军起义,八旗绿营不中用,大清岌岌可危,才忍看湘军壮大,确保大清江山不倒,一旦战争结束,成军十多年的湘军完成历史使命,且师老已疲,唯有裁撤。然洋人虎视眈眈,需有新生力量固我国防,淮军正好接替湘军,承担使命。 当曾国藩欢送淮军出征时透露出这层意思,李鸿章才明白此去上海,还有一份颇有分量的潜利益在等着自己…… 大人物如何做人、做事、做官! 大人物处世的心法、活法、干法! 大人物如何逆天改命! 本书中,晚清激荡的文化和观念冲突被呈现为妙趣横生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且文字鞭辟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