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9.80
折扣购买: 布鲁克林有棵树
ISBN: 9787511392213
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经历与这部小说主人公弗兰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后来她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其最主要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曾获得过奥斯卡奖。她还是一位剧作家,一生写过多部独幕剧和完整的长篇戏剧,曾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戏剧家协会基金会资助。
“宁静”可以用来形容纽 约布鲁克林①,特别是1912 年的夏天。虽然“寂静”更准 确,但对其中的威廉斯堡② 社区并不适用。大草原③的 可爱,雪伦多亚④的空灵, 这些词都不适合布鲁克林, 唯有“宁静”最为贴切,尤其 是夏天的一个星期六下午。 傍晚时分,夕阳照到弗 兰茜·诺兰家长满青苔的院 子里,为破旧的木栅栏镀上 了一层暖意。这种感觉如此 美好,仿佛让人回到了和朋 友们在学校背诗的青葱时光 。那首诗①是这样念的: 这里是原始森林。 松树和铁杉喃喃细语, 苔藓恰似胡须,身披绿 衣, 在暮色中身影朦胧, 矗立如远古的德鲁伊②。 弗兰茜院子里的那棵树 既不是松树,也不是铁杉, 有些人叫它天堂树。它绿色 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叶子, 枝条从树干向四周发散,看 起来像无数撑开的绿伞。它 的种子无论落在哪里,都能 长出一棵树苗来,然后向着 蓝天茁壮成长。这种树生长 的地方四周多是栅栏,还有 无人留意的垃圾堆,它是唯 一能从水泥地里长出来的树 。尽管它能长得枝繁叶茂, 却只在穷人住的地方生根。 要是你在一个星期日的 下午散步,走到一个漂亮又 精致的社区,透过某户人家 院子的铁门缝,看到一棵这 样的小树时,那么那一带很 快就会变成穷人的聚居地了 。这棵树全知道,因为它会 先打个前站。要不了多久, 就会有一些贫穷的外国人溜 进来,他们把原本破旧的褐 砂石房子改成公寓,再把羽 毛床垫推到窗台上晾晒,天 堂树也在这里蓬勃生长。这 种树就是这样,它喜欢穷人 。 弗兰茜的院子里就有一 棵天堂树,树上的“绿伞”卷 曲过来,把屋外三楼防火梯 都包围起来。年仅十一岁的 弗兰茜坐在防火梯上,想象 自己生活在一棵树上。夏天 的每个星期六下午,她都是 这么想的。 哦,布鲁克林的星期六 多么美好,这里的任何地方 都是那么美好!人们能在星 期六领工资,跟星期天一样 享受着假日,又不用像星期 天那样遵守教会的清规戒律 。大家有钱出门买东西,可 以饱餐一顿,可以喝得酩酊 大醉,可以去赴约,可以与 爱人缠绵,可以纵情地歌舞 ,甚至可以和别人打一架, 因为第二天他们可以自由自 在地睡个懒觉——最迟能睡 到第二场弥撒之前。 星期天,大多数人挤着 去做上午十一点的弥撒,也 有少数人去做早上六点的那 场弥撒。这些早起的人得到 了大家的称赞,但事实并非 如此,他们只是在外面熬了 一个通宵,想要回家时已经 天亮了。所以,他们大清早 便去做弥撒,等弥撒结束后 再回家,然后安安心心地睡 上一整天。 对弗兰茜来说,星期六 睁眼第一件事就是去废品回 收站。弗兰茜和弟弟尼利, 跟其他布鲁克林的孩子一样 ,捡些破布、纸张、金属、 橡胶等破烂,要么囤在上锁 的地窖箱子里,要么藏在床 下的盒子里。从星期一到星 期五,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 ,弗兰茜都会走得很慢,眼 睛盯着排水沟,搜寻香烟包 装或口香糖包装上的锡箔纸 ,这东西要放在瓶盖里熔化 后才能拿去卖,回收站不收 没有熔化过的锡箔纸,因为 有很多孩子会把铁垫圈偷放 在里面来增加重量。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