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晋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80
折扣购买: 隐堂忆旧
ISBN: 9787545716917
青灯有味是儿时 自1939年农历八月初九我降生后,到1954年9 月1*往崞县城内的范亭中学读书以前,有整整15年 的时间是在故乡屯瓦村度过的。这屯瓦村,四山环 抱,一水中流,沿河**,垄亩肥沃,林木挺秀; 梁之上下,瓦舍俨然,*犬相闻,除去战乱的*子 ,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是在宁静和祥和中充溢着 乐趣与兴味,也许就是今人们乐道的乡愁吧。 一 鸟雀声 在我家四合院正房的屋檐下,挂着三块牌匾, 中间一块约略是有“乡饮宾者”四个大字,左右两 块,天长*久,字迹模糊,我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 。我们家乡把匾额称作“牌”。牌的后面住着一群 鸽子,是野生的,因为家里人不曾喂养它们,每天 上午,便成群外出觅食,到傍晚便又飞了回来。这 三块牌的后面,便是它们的家。这些鸽子们都有瘦 健的身材,灰蓝而泛着光泽的羽毛,赭色的嘴,红 红的眼睛,金黄的爪子,很是惹人喜爱。尽管它们 的粪便有时会洒落在檐台上,家里人都没有怨言, 只是拿起笤帚来,把这些鸽粪打扫干净。 我喜欢的是它们的“咯咕”之声,我在“咯咕 ”之声中入睡,又在“咯咕”之声中醒来,它们的 声音不大,温和而敦厚,疏缓而清晰。 祖母在西房的窗台下垒了一个*窝,那是为了 下蛋。没公*,自然不会听到“叫鸣”声。我上小 学了,早上要到学校去“背书”(背诵),是鸽子的 “咯咕”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躺在炕上,看着 “东方亮”的窗纸,随着“咯咕”声的节奏背诵当 *早上去完成的功课,有时会放大声音,加快速度 背诵课文,有意压过鸽子们的声音。也许它们全然 不知我的存在,依然有节奏地“咯咕”着,这是我 在童年记忆中伴我*长时间的鸟声了。其次是麻雀 ,我们土话称之为“小虫”(音小寸),它们住在屋 檐下的瓦洞中,喳喳之声,不*于耳,也许是听多 了,反而不在意,几乎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偶尔会 搬个梯子,斜搭在屋檐下,掏去它们所生的蛋。其 时,它们的家长会放大声音,“喳喳”不休,似乎 是对我的行为的抗议了。 冬天下雪了,东房屋脊上会飞来几只“咕咕鸠 ”(斑鸠)和“鸦鹊”(喜鹊),有时也会有一只“黑 老鸹”(乌鸦)落在屋顶。也许外面的大地被白雪覆 盖,它们无处觅食了,便找到人家的院子来。我有 时会在院中扫开一片雪地,撒上些许粮食,旁边支 起一只箩筐,箩筐上系一条绳子,自己藏在家门后 ,等这些“虫蚁”下来进食,就趁机将它们扣住。 不过每次的行动,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有一 两次扣住了“小虫”,也算有所收获,扣不住“咕 咕鸠”和“鸦鹊”,便在院中堆雪人玩,有时大人 们也帮忙,这也是冬天里很有兴味的玩乐了。有时 则爬在窗台上,听“咕咕鸠”、“鸦鹊”的互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