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一生的资本(精)/总统书架
ISBN: 9787300198415
奥里森·马登(Orison Marden),现代成功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被誉为“美国个人奋斗精神的代言人”。他的著作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跨越了40多个国家,被译成35种语言,以其积极的生活哲学,激励和鼓舞了无数年轻人奋发向上,不断改变自我,以获取幸福的人生。从美国历届总统到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从洛克菲勒、乔治·索罗斯、比尔·盖茨到施瓦辛格、大卫·贝克汉姆,都认为马登的著作在青年时期对他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03主动创造机会 人生而自由,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出身贫困 的孩子,也能做出伟大的事业。如富尔顿刻苦专研, 终于发明了轮船,成为美国著名的大工程师;法拉第 专注于药品研究,后来成为有名的化学家;惠德尼 喜欢摆弄小店里的工具,最后发明了纺织机。此外, 还有伊莱亚斯·豪,凭借缝针和梭子发明了缝纫机; 贝尔用最简单的部件,发明了电话。 在人类历史上,有不少通过自己的奋斗而获取成 功的故事。他们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即使艰难 困苦,但依然勇敢面对,最后经过努力,获得成功。 更有许多人本来处于十分平庸的地位,但依靠他们坚 韧不拔的意志、努力奋斗的精神,终究跻身于社会名 流之列。 失败者的借口永远都是:“我没有机会!” 但有意志的人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 会,不乞 求冷悯,而是靠自己的才智和苦干努力创造机会。他 们懂得, 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 一次战斗胜利后,有人问亚历山大,是否等待机 会来临再 去进攻另一座城市,亚历山大听后大怒道:“那要等 到什么时 候?机会是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机会,便 是亚历山 大的伟大之处。只有自己创造机会,才能成就不朽的 事业。 如果想要干一番事业,却总想等待机会,那是很 难成功 的。所有的努力和热望,都在漫长的等待中消逝,而 机会也不 见踪影。 有人说,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只要有机 会,便能 稳操胜券。事实证明,这是一厢情愿。无论做什么事 ,机会来 了,仍需要付出艰辛,才有成功的希望。 社会上,总有一些失业人员,并不是结构性失业 。因为实 际上,同时有许多职位虚位以待。你很容易发现不少 公司门口 都有“诚聘员工”的广告。当然,企业所招聘的有技 能的人才, 是管理或者创新能力的领导,是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的人。 人们常常把事业看得过于高远了,其实应该从最 简单的工 作开始的,积跬步才能成大业。 你如果看了林肯的传记,了解了他幼年时代的处 境和后来 的成就,会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间极其粗陋的茅舍 里,既没 有窗户,也没有铺地板;在我们看来,他仿佛生活在 荒郊野外, 距离学校很远,既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更没有报纸 可以阅读。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简陋 不堪的学 校去上课;为了自己的进修,要跑一二百里路,去借 几册书, 晚上又借着燃烧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阅读。林肯只受 过一年的 学校教育,处于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通过努力奋斗, 竟最终成 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成 功典范。 卓越的成功和英雄的业绩,永远属于那些富有进 取精神、 不屈不挠的人,而不是坐等机会的人。要时刻记住, 机会不会 凭空出现,完全需要自己的创造。如果把个人发展寄 望于别 人,那么一定会失败。机会隐藏在每个人的人格之中 ,正如橡 树藏在橡树的果子里一样。 “我没有机会”,可是林肯,一个生活在偏僻乡 野的孩子 怎么会入主白宫,成为美国总统?为什么同一时代那 些家庭优 越的孩子,其成就反不如贫民窟长大的少年?再看那 些大银行 家、大金融家、大商人,不也有很多来自贫苦人家吗 ?那些大 商店和大工厂,很多不是由“没有机会”的孩子,靠 着自己的 努力而创立的吗? 所以,“我没有机会”,永远都是失败者的托词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