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16.90
折扣购买: 何谓文化
ISBN: 9787535461162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八月生,浙江人。早在“文革”灾难时期,针对当时以戏剧为起点的文化极端主义专制,勇敢地建立了《世界戏剧学》的宏大构架。灾难方过,及时出版,至今三十余年仍是这一领域唯一的权威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同时,又以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完成了全新的《中国戏剧史》,以接受美学的高度完成了国内首部《观众心理学》,并创作了自成体系的《艺术创造学》,皆获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 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址。所写作品,既大力推动了文物保护,又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体,模仿者众多。 二十世纪末,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作为迄今全球唯一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他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仅在台湾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等一系列重大奖项。 近十年来,他凭借着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资源,投入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著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机构一再为他颁奖,表彰他“把深入研究、亲临考察、有效传播三方面合于一体”,是“文采、学问、哲思、演讲皆臻高位的当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联合国中国书会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世界坐标下的中国文化”等课题,每次都掀起极大反响。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秋雨书院”院长、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陈羽)
何谓文化 ——在接受澳科大荣誉博士称号后的学术演讲 简目 一、文化到底是什么? 二、文化的最终目标; 三、中国文化的特性; 四、中国文化的弊病; 五、近三十年的进步; 六、当前的文化隐忧。 尊敬的许敖敖校长,两岸三地前来祝贺的教育界贤达 ,各位教授和同学,下午好! 感谢澳科大授予我荣誉博士称号。这份荣誉,不仅仅 来自称号本身,更来自于一起获得这个称号的其他名字。 这中间,有名震国际的水稻专家袁隆平先生,有指导 全国抗击了SARS灾难的医学专家钟南山先生,有领导绕月 飞行而被称为“嫦娥之父”的航天专家欧阳自远先生,有 很早被聘为美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吴家玮先生,有第 一个被聘为英国大学校长的华人科学家杨福家先生……这 些科学家,有的我早就熟识,有的则是新交的朋友,几天 来有机会长时间交谈,很是兴奋。 我历来认为,人生最大的享受,不是华宅美食,而是 与高人相晤。但是,科学高人们总是极其繁忙,又星散各 地,很不容易畅叙。为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澳科大为我们 创造了这个机会。 与这些科学家不同,我这次获颁的是“荣誉文学博士 ”,因此我今天的演讲也就推不开文化的话题了。但是在 这里我首先要向科学家们叫几句苦:讲文化,看起来好像 比你们讲科学容易,其实并不。原因是—— 第一,科学有定量定性的指标,文化没有; 第二,科学有国际标准,文化没有; 第三,科学家很少受到非专业的评论,但在当前中国 文化界,非专业的评论者在人数上是文化创造者的几百倍 ,在言论上都非常激烈。 这三个原因,已经造成文化话语的烟雾迷茫。本来, 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是文化转型,但是,正当社会各部门 纷纷向文化求援的时候,原来处于滞后状态的文化领域反 过来充当起了老师。结果就产生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例如 ,最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却推崇起复古文化,最需要科学 理性的时代却泛滥起民粹文化,最需要大爱救灾的时代却 风行起谋术文化,最需要发掘人才的时代却重捡起咬人文 化,等等。正是这些反常的文化现象,使国际间和我们的 下一代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更多的误读。 这种误读的后果是严重的。 我想用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巨 人突然出现在世界的闹市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走过很远 的历史长途,也看到了他惊人的体量和腰围,却不知道他 的性格和脾气,于是大家恐慌了。阐释中国文化,就是阐 释巨人的性格和脾气。如果我们自己的阐释是错乱的,怎 么能够企望别人获得正见? 有一个对比,我每次想起都心情沉重。你看,德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