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8堂公开课(爱与敬的成功)

潘石屹的8堂公开课(爱与敬的成功)
作者: 郭昭晖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70
折扣购买: 潘石屹的8堂公开课(爱与敬的成功)
ISBN: 9787515807232

作者简介

郭昭晖,著名经管作家,两次获得美国人力资源规划协会研究奖。现回国创办培训机构,将这些方法理论对政界、商界人士进行培训,被誉为国内方法培训的“VIP品牌”。同时为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专栏作者,曾发表作品数十万字。现任西北某大型传媒集团创意总监,多家知名企业特聘团队教练。 郭昭晖,著名经管作家,两次获得美国人力资源规划协会研究奖。现回国创办培训机构,将这些方法理论对政界、商界人士进行培训,被誉为国内方法培训的“VIP品牌”。同时为国内外多家报纸、杂志专栏作者,曾发表作品数十万字。现任西北某大型传媒集团创意总监,多家知名企业特聘团队教练。

内容简介

凤凰男的“成长记” 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夭水农村,小时候父亲 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命运的第一次转变 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 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须将家里所有的粮食拉到县城 粮站交公,换成甘肃省粮票,这个任务落到了长子潘 石屹的肩上。200多斤粮食,一辆平板车,20多里土 路,成年之后的“老潘”身高也只有一米六几,对当 年14岁的“小潘”来说,这趟送粮路的艰辛不言而喻 ,“两个坡道怎么拉也上不去,只好在路边等人帮忙 。” 不久,潘石屹转学到县城高中,这是他人生的第 一次漂泊,“从农村到县城,感觉到生活很有希望! ”潘石屹认为,这是他人生的开始。一年后,潘接到 来自省城兰州一所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由于通信落后,潘石屹很晚才拿到录取通知书, 当他一个人踉踉跄跄来到兰州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学 一个多月了。站在教学楼前,一身行囊的潘石屹不知 道应该找谁报到。 “赶了10多个小时的火车,太累了,坐在楼梯口 一会儿就睡着了。”潘石屹回忆说,中午时分,迷迷 糊糊的他才被人推醒。“你是我们班的,跟我来吧! ”叫醒潘的是他的班主任金老师。 金老师将这个迟到的学生带到了教室,介绍给同 学们认识。“我忘记当时自己说了一句什么话,印象 很深的是我刚一开口,全班便哄堂大笑。”潘石屹猜 测,那可能和自己的口音有关,直到今天,他的西北 乡音依然不改。 “那时候,整天都是低头走路的,从来不看天, 到毕业了也不知道学校教学楼究竟有多高,不像现在 ,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先看看他的高楼。”潘说,那 是一段埋头读书的日子。两年后,在全年级600个学 生中,潘石屹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位于河北的石油管 道学院,三年大专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了廊坊石油 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 1987年年底,潘石屹第一次南下广州、深圳。“ 从冰天雪地的北方来-到鸟语花香的广州,突然觉得 这真是天堂,尤其是深圳,每个人都过得那么开心。 ” 春节一过,潘石屹便变卖家当,辞职南下深圳, 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 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由于没有边境通行 证,这笔“创业资本”首先50元请人带路,从铁丝网 下面的一个洞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现实中的深圳并不像走马观花时看到的那么美好 温馨。潘石屹为三餐而奔波,不久进了一家咨询公司 ,“其实就是皮包公司,电脑培训、给香港人当跑腿 的、接待内地厂长经理旅游,什么能挣钱就干什么! ” 由于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深圳的生活始终让 潘石屹感到压抑。两年后的1989年,公司正好要到刚 刚建省的海南设立分号,认为“不能错过历史机会” 的潘主动请缨南下海南,迎来了他自认为最多姿多彩 的人生阶段。 “初到海南,感觉就是热闹。街道上谈恋爱的、 作诗的、弹吉他的,什么都有,每个人都有梦想,就 是没钱。”回忆这段历史,潘石屹眼睛发亮。 不久,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 出任厂长。这个厂高峰的时候有400多名工人,少的 时候也有100多号人,地处山区,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 月内被偷过三次,”潘石屹像讲电影故事一样:“人 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 于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更麻 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 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 人,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想跑 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半年后砖厂停产,潘石屹重回海口。随着经济低 潮的来临,大部分淘金者都撤了,潘石屹决定留下来 碰碰运气。“理个发两块钱还要砍价砍成一块。晚上 睡在沙滩上,还要把衣服埋在沙堆里,生怕被人偷了 。在别人房间看春节联欢晚会看了一半,便被人家赶 走了。” 1991年8月,潘石屹与人合伙注册成立万通公司 ,高息借贷1000多万元炒房,随着海南经济第二波热 潮的到来,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万通积累下了超过 千万元的资金。“虽然后来又赔掉了,但让自己找到 了胆量。”1992年8月,预感到海南房产泡沫不能持 久的潘石屹撤离海南,北上京城。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怀柔县政府食堂吃饭的潘石 屹,无意中听旁桌的人讲,北京市给了怀柔几个定向 募集资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标,但没人愿意做。 潘石屹抓住了这个机会。很快,北京万通实业股 份有限公司开始进人设立程序。正在潘石屹暗自欢喜 的时候,却接到了有关部门的一个电话:“几个部委 领导要联合听你们汇报工作!” 潘石屹来到国家体改委。“一进门,几十位‘大 人物’排成一排,我在前面讲,一边念一边豆大的汗 水不停地滴在材料上。” 一位领导提醒潘石屹:“小伙子别太紧张,我们 只是来听听新政策的实践情况的。”最后,一位司长 拿着潘带过来的“股权证”样本称赞道:“北京人做 事就是规范,一张股权证都这么正规,外地企业有的 就拿收据代替。”这算是对北京万通的一点正面表扬 。这一次,北京万通挖到数亿元的利润,潘石屹开始 崭露头角。 1994年4月,潘石屹认识了在华尔街高盛银行工 作的张欣,同年10月两人结婚。1995年9月,潘石屹 离开万通与妻子创办红石实业,随后开创出SOHO中国 的大局面。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