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科技
原售价: 760.00
折扣价: 532.00
折扣购买: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研究(上下)(精)
ISBN: 9787530449134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抗艾滋病、结核与疟疾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与丝虫病合作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学寄生虫学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主编等。近年主持**合作和**重点项目7项。应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基础积极开展有关防治策略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综合应用多学科定量指标,提出了适合我国十亿多人口地区简化的疟疾监测方案;主持、负责开展的“中华按蚊为媒介地区疟疾防治后期流行病学新特点和监测方案的研究”达到****水平;负责开展的**“十五”科技*关项目“嗜人按蚊地区疟疾流行潜势及控制暴发流行的研究”获得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目前负责中国**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获奖的成果有8项,其中**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获等由于对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控制的研究作出的贡献,1996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奖,2000年获泰国热带医学会“热带医学杰出校友奖”,200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颁发的**特殊津贴。发表学术论文136篇,主编专著5部。许隆褀:1965年大学毕业,1981年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毕业,医学硕士。1965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原名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血吸虫病预防研究室、临*研究室、流行病学研究室和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室从事有关科研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寄生虫病原生物学研究、进行大规模流行病学抽样设计、寄生虫病地理流行病学研究、肠道寄生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和治疗,以及以土源性寄生虫病防治为突破口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有丰富经验。享****颁发的**特殊津贴。现任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特约编委、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国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获1994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1995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主编论著5部,参编论著8部。主要论著1. 与余森海教授、徐淑惠共同主编《寄生虫病分布与危害》2. 与余森海教授共同主编《人体寄生虫学彩色图谱》3. 与陈颍丹教授共同主编《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与统计学》4. 与薛纯良教授共同主编《重要寄生虫病诊治指南》5. 与薛纯良教授共同主编《寄生虫病诊断与治疗》陈颖丹:副研究员,1967年3月出生。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寄生虫学专业,2004年获硕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室副主任(主持工作),是卫生部寄生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寄生虫学会理事及**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司“加强中国中西部地区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专家库成员。主编论著《寄生虫病流行病学与统计学》,参编*本学者主编的《亚洲寄生虫病学》中《中国囊虫病》(**作者)的编写(英文)。在**外刊物以**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科研、培训、健康教育、应急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为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和**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技术负责人。也是全国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预防控制的学科带头人。